記者 蔡志勇 賀正文 通訊員 徐 敏
待客休閑何處去?東坡外灘當首選。十年前,這里是一片荒涼沙灘,殘墻斷壁,雜草叢生,人們望而卻步;而今,這里流光溢彩,游人如織,生意興隆,已名副其實地成為“老黃州的文化客廳、新黃岡的時尚天堂”。
十年前,外地人到黃岡,搶先要去的地方是東坡赤壁;而今,黃岡最迷人的是遺愛湖公園,最流連忘返的是東坡外灘。
在改革開放潮起潮涌中,如何讓文化浪花變為產業大潮,是黃岡人一直苦苦追尋的航標。市委、市政府通過招商引進東坡萬景集團投資10億元開發東坡外灘項目,不僅將東坡文化打造成可體驗、可消費、可帶走、可傳承的文化產品,更為我市成功探索了一條“用文化激活商業,用產業助推城市發展”的文化興城之路。
一封鴻雁傳書,邀來東坡故里投資客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對黃州的最高打分。
930余年前,蘇東坡在黃州謫居4年零4個月,留下740多件作品,成就其文學創作的巔峰,留下了光耀千古的東坡文化。
2010年秋,時任黃岡市市長、現任黃岡市委書記的劉雪榮親筆寫信,邀請北京眉州東坡酒樓董事長王剛到東坡飲食文化的發祥地黃岡考察。
2011年,王剛與眉山老鄉的四川萬景融匯集團董事長廖倫萬,應市委、市政府盛邀,前來踏尋東坡足跡,當即一拍即合,創辦北京眉州東坡萬景投資有限公司,王剛任董事長,廖倫萬任總裁。
王剛,長期致力于傳播東坡餐飲文化,在北京創立了中式餐飲十大品牌之一的眉州東坡酒樓,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餐飲的提供商,成為泰國詩琳通公主60壽宴唯一餐飲服務商,分店還開到了美國。如今,眉州東坡酒樓已在北京發展至100余家,眉州東坡味道已走出國門,成為世界的華人文化名片。
廖倫萬,在文化地產界早已做得風生水起,以地產為載體、傳承東坡文化也是他多年來孜孜以求的夢想。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在東坡故里四川眉州打造了首個東坡外灘。
兩位土生土長的東坡故里人,對從家鄉走出去的蘇東坡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情。東坡萬景集團計劃以美食和地產為載體,以創新手段再現東坡文化精髓,依托遺愛湖稀缺生態環境,打造可體驗、可消費、可帶走、可傳承的文化產品,建設一個集文化旅游、商業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美食于一體的綜合文化體驗中心。
2012年2月18日,東坡萬景集團斥資10億元,在市區風光秀麗的遺愛湖畔,打造以東坡文化為主題,占地150畝的東坡外灘項目正式動工。同期建設一座眉州東坡酒樓,傳承東坡飲食文化,為黃岡老百姓提供國際范兒的美食享受。
因東坡文化結緣。東坡外灘與一代文豪蘇東坡再續前緣,這是歷史的機緣巧合,更是以實際行動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興城”的召喚。
一座文化客廳,打造城市發展新地標
提到東坡外灘,人們會自然聯想到“蘇東坡”與“上海外灘”,也會自然聯想到“歷史文化”與“商業繁華”。東坡外灘合二為一,以文化為靈魂,以建筑為載體,以產業為支撐,以運營為保障,用文化能量為地產注入生命力,塑造城市的精神地標。
大手筆設計。東坡外灘特邀中央美術學院作為文化景觀設計單位,集合國內外一流設計大師,以“老黃州的文化客廳、新黃岡的時尚天堂”為設計理念,挖掘“博采眾長、兼容并蓄”的宋文化精髓,力聘國內一流的設計單位四川建筑設計院進行規劃建筑設計,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王中副院長設計文化景觀,由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曾來德院長題寫案名,努力塑造文化藝術和產業結合的成功典范。
大投入建設。東坡外灘木質牌樓采用頂級進口菠蘿格,價格昂貴,每根柱梁和橫梁重達1噸多,壽命是普通木料的兩倍以上;“一輪明月”不銹鋼外殼里面是56萬個LED燈泡;黃州古街仿古建筑,雕梁畫棟,民俗小品,造價不菲……東坡萬景集團不計成本投入,使現代性的形體與傳統文化完美結合,呈現出迷人的張力。
大品牌入駐。東坡外灘項目采取統一招商、管理、運營的商業模式,這里匯集300多個品牌商家,大型餐飲、時尚電影院、量販KTV、主題酒吧、電玩城、黃金珠寶城、精品服裝、教育培訓、特色民宿等商業業態一應俱全,成龍影院、同仁堂、眉州小吃、秦媽火鍋、潛江五七蝦城、綠茵閣、小龍坎、胡桃里、花美時等知名品牌爭搶入駐。這里已成為黃岡市區最開放、最多元、最動感的消費空間。
#p#分頁標題#e#2014年6月28日,東坡外灘主街對外盛大開業。漫步東坡外灘,從園林景觀到雕塑小品,從品嘗美食到品牌消費,從閑情游樂到盡情暢飲……吃喝娛購游一站式,將黃岡獨特生態魅力、民俗風情、歷史遺韻展現得淋漓盡致。
翹首盼了兩年!2015年6月13日晚,東坡外灘眉州東坡酒樓對外正式迎賓,這是全球第106家連鎖店。從王家渡火鍋、眉州小吃到眉州東坡酒樓——眉州東坡集團旗下三大業態齊聚黃岡,成為整個東坡外灘最具吸引力的旗艦店。
走進酒樓,悠揚的黃梅戲在耳畔響起,噴香的東坡肘子在桌上擺起,用餐客人一邊欣賞著黃梅戲,一邊品嘗著東坡味道。店長喻梅說,我來黃岡6年了,已深深愛上了黃岡!遺愛湖公園啟示我們,要強化東坡文化理念,把酒樓打造成東坡文化的主題餐廳。
千年古城黃州,因東坡外灘而明晰了城市的文化客廳、時尚天堂的概念,因這里天人合一的景觀,豐富了黃岡城市的功能,提升了黃岡城市形象。
一個東坡外灘,催生6個文旅項目
“東坡外灘項目運用全新的文化建設模式,為古城黃州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對于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產生了示范帶動作用。”劉雪榮贊賞有加。
一花引來百花開。在東坡外灘的示范帶動下,老區黃岡迅速掀起一股“文化興城”的建設熱潮。據東坡萬景集團湖北片區管理中心總經理廖芷巍介紹,集團已先后投資40億元,開發建設商住面積100多萬平方米,接力打造麻城文化小鎮、浠水楚文化城、萬景城等6個文旅標桿作品,著力傳播東坡文化、荊楚文化和孝善文化,努力書寫黃岡文化產業發展新篇章。
在黃州,東坡外灘喚醒了千年黃州的文化歷史記憶,榮獲湖北省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湖北東坡美食文化名街等稱號。萬景城以其“一城萬景、一鑒傾心”叫響黃岡,這里打造黃州首個室內恒溫泳池、首個純漢白玉拱橋、首個立體水景中庭、首個五星級奢華會所,書寫了多個黃州歷史第一。
在麻城,麻城文化小鎮以“孝善中國、根祖麻城”為主題,打造中國首個孝善主題文化小鎮。項目以移民文化為主題,孝善文化為核心,百家姓文化為表現,首創麻城第四代一站體驗式文化商業街區,喜獲湖北省級餐飲示范街榮譽,擔綱“大返鄉、大創業”,成為湖北文化產業園區典范和文商旅返鄉創業平臺。
在浠水,楚文化城緊扣“世界楚文化、浠水新天地”主題,深度挖掘荊楚文化精髓,以楚風今韻的建筑表現,建設文化商業與城市高端住宅理念相融合的萬景·鳳凰城,打造5A級楚文化生態旅游城,再現“千年浠水、東楚名城”的璀璨歷史。
即將開建的黃岡東坡萬景·公園里項目,以新中式的建筑風格,與東坡外灘、遺愛湖公園相映生輝,聯袂打造遺愛湖核心生態商圈,共同形成40萬平方米黃岡高端住商旅文化綜合體。
因東坡結緣,以美食傳情。眉州東坡酒樓已在黃岡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先后又在麻城、武漢新開了3家分店。
每個項目挖掘和傳承一個城市的文化精髓,打造一個城市的精氣神。東坡萬景項目成為當地城市地標和文化名片。中宣部、湖北省委、湖北省委宣傳部等領導和專家蒞臨東坡萬景項目,對其創新文化產業開發理念和模式給予高度肯定。
這幾年來,東坡萬景集團順時而謀,因勢利導,以文化引領項目,以項目運營城市,成為用文化激活城市繁榮魅力的典范,更為黃岡推進“文化興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一腔赤子情懷,助力黃岡文化事業發展
曾經,蘇東坡在黃州扶貧幫困,救助溺嬰,遺愛湖畔至今仍在傳誦著悲憫仁慈的東坡大愛。
而今,作為麻城第13代移民后裔的廖倫萬,始終對黃岡有一種認祖歸宗的赤子情懷,廣施善舉助力黃岡文化事業發展。
到目前為止,東坡萬景集團員工隊伍有400多人,所在項目共計解決2萬余人就業,累計上繳各項稅費近5億元,連年成為當地“納稅大戶”。
東坡外灘項目持續熱銷,面對滾滾而來的財源,項目卻毅然選擇不賣!很多人不理解。東坡萬景集團每年對項目凈投入2000多萬元營銷費用,其真實目的卻是留下主體面積自己持有,努力與廣大商家共做文化大文章,共繪發展新藍圖。
“黃岡是我的老家,我們要在這里扎根。我們沒有拿走一分錢,全部投資收益都將重新投入黃岡文化產業發展。”這是四川省首屆“巴蜀慈善獎”獲得者廖倫萬的肺腑之言。
故園情深,商梓情濃。
六年來,東坡萬景集團不惜花重金聘請各界專家學者專題研究東坡文化產業,項目策劃書中就包含了厚厚一疊《從東坡文化到東坡外灘》《蘇東坡在黃州》等研究成果;與東坡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黃岡東坡詩詞吟誦演唱會,吸引近千名東坡詩詞愛好者參與;與市教育局、市東坡小學共同舉辦“我愛蘇東坡”全國第二屆東坡學校與東坡文化傳播交流活動聯誼會,匯聚全國40余所東坡學校師生,先后舉辦或參與上千場精品文化惠民活動,搭建了東坡萬景公益文化平臺,用愛心點亮黃岡城市文化公益事業。
#p#分頁標題#e#六年來,東坡萬景集團先后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不遺余力地參與、支持黃岡各項文化事業活動:出資300萬元贊助第三屆(黃岡)東坡文化節;出資300萬元資助黃梅戲《李四光》首次在人民大會堂演出,以及省黃梅戲劇院《東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捐資100萬元資助老區240名貧困大學生;捐款120萬元助麻城舉辦元宵焰火晚會;捐款100萬元助黃岡成功入圍“魅力中國城”十佳城市;捐資80萬元,支持麻城杜鵑文化節……東坡萬景集團與黃岡人民心相連手相牽,用心用情的公益理念和創新的公益模式,得到各級黨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群眾的廣泛贊譽。
建設一個項目,激活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作為日益成熟的城市文化產業運營商——東坡萬景集團,在中國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春天里,在市委、市政府“雙強雙興”決策引領下,乘改革開放的春風,扎根黃岡,深耕文化,努力傳播東坡文化、荊楚文化和孝善文化,成功譜寫了黃岡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編輯:張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