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事,無小事。”駐苑泉社區“訪惠聚”工作隊緊緊圍繞“1+2+5”八項任務,努力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通過一件件小事實事,串起民情和民意,在各族群眾當中樹立起了良好口碑。
????去除“頑疾”
????“一大早就停水了,到傍晚了還沒來水。”5月的一天,社區29號居民樓的48戶居民遭遇了用水難,把求助電話打到了工作隊。
????原來,有戶居民在裝修,本想暫時關閉這棟樓的總水閥,沒想到水閥“服役”久了,銹蝕嚴重,稍微一擰就無法恢復原樣。更讓居民們郁悶的是,負責該棟樓的物業公司以周末休息為由拒絕前來維修。
????“不管怎樣,先保證居民用水。”在聯系施工人員作業的同時,工作隊從社區居委會辦公樓接水,再挨家挨戶給居民送去,讓他們先解決做晚飯、洗漱之急。
????水閥修好后,工作隊隊員們的心卻還懸著。居民們抱怨物業服務不到位,物業公司則遭遇物業費收取難,久而久之成了個惡性循環。另外,業主委員會工作制度不完善,發揮作用不明顯,居民們不買賬。
????為此,工作隊組織對業委會進行了換屆選舉,并制定了對物業公司的監督檢查機制。監督內容包括清理垃圾、積水、灰塵、綠化等十余項。業委會負責安排人手定期梳理在社區發現的物業問題,再將問題反饋至保潔人員及時整改。社區居民王菊武說:“好幾年解決不了的老大難問題讓工作隊解決了!現在物業公司越來越負責,垃圾清理及時了,看著社區的好環境,我們心里也高興。”
????暖心“網格”
????工作隊在社區推行“網格”式管理,把工作隊隊員、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服務基層干部混編分為13個小組的“網格員”,分別負責270至300戶居民,及時協調、解決居民反映的問題。
????10月,居民佐爾古麗·吾甫兩歲的外孫女趁她睡著時,爬上了窗臺,被困在掛設在窗臺上的鴿籠里。眼看著鴿籠搖搖欲墜,她大聲呼救,鄰居聞訊迅速撥打了“網格員”的電話,救下了孩子。事后,佐爾古麗·吾甫不禁感慨:“‘網格員’幫了我的大忙。”
????“網格員”在危急時刻發揮了作用,解決起熱點、難點問題來也有一手。
????居民阿依古麗·吐爾遜年初在社區附近經營起了一家餐廳,因為缺乏稅務知識,她鬧了個笑話——當有顧客向她索要發票時,她竟跑到隔壁飯店“買”發票。這一幕剛好被工作隊隊員撞見。隨后,工作隊隊員給她普及了稅務知識,又幫她在電腦上裝載了開票系統,接著又一步步地教她在網上領電子發票、打印等。
????“遇到困難的商戶肯定不止阿依古麗·吐爾遜一個。”這么想著,工作隊干脆給所有“網格員”開展了稅務培訓。隨后,他們利用兩周的時間,把轄區的440多家商戶跑了個遍。
????經營牛羊肉批發生意的商戶扎依提·熱合曼高興地說:“‘網格員’講得都是大白話。我對政策更了解了,心里更踏實了。”
????打開“心結”
????在工作中,工作隊發現社區有幾位婦女長期待在家里,不愿意與外界交流。經過聊天,工作隊發現她們有著共同的心結——缺乏自信。她們都覺得自己學歷不高,又沒有手藝,很難找到工作。
????“沒有工作,親戚朋友看不起我,出去沒意思。”居民古扎力努·依米提這樣解釋自己閉門不出的原因。
????工作隊把這幾位婦女組織了起來,召開交流座談會,邀請社區的職業女性傳授創業經驗,用實實在在的例子鼓勵她們“走出去、富起來”。
????同時,工作隊幫助她們聯系了小微企業進行實地學習,用實實在在的技能為自己加分。
????現在,古扎力努·依米提變得開朗了起來:“以前我沒有自信,整天悶在家里。自從我在建材城上班后,不僅交到了新朋友,還學會了一些市場營銷的知識,心里有底氣了。”
????居民阿比旦木·牙生在飯館打工每月可以掙到4000元,和古扎力努·依米提一樣實現了“華麗轉變”。婦女們的轉變,家庭條件的改善,讓她們的家人欣喜不已,逢人就夸工作隊“亞克西”。
????在工作隊的努力下,一件件“疙瘩事”迎刃而解。截至目前,工作隊已發現和解決問題一百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