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改革開放40年來,一批批企業家以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為進一步凝聚力量、激發斗志,展示改革開放以來福州市企業與企業家的生動實踐和典型樣本,展示這些時代探路者的擔當與作為,12月1日起,福州新聞網聯合福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恒申集團推出40位國企、民企等創業者的專訪,以點帶面,解讀福州和中國40年來的銳意進取之路和發展,見證中國改革開放進程。
楊啟東
福州新聞網記者 張志濱 邱陵
如果把一棟大樓比作威武的巨人,那么深埋在鋼筋水泥之下的線纜,如同巨人的血脈延伸向大樓的每一個角落,為巨人源源不斷地輸送能量。楊啟東和他創辦的奇東線纜就是默默地為城市鋪設“血管”的“造血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回望創業歷程,從1995年的一家個體經銷商起步,到今年3月開啟上市之路,楊啟東始終信心十足,要做中國最優秀的科技型企業之一。這份底氣,既來自于他的剛強個性,也因中國民族工業高歌猛進的發展勢頭所鼓舞。“與時俱進,永無止境,是我和奇東一向的追求。”楊啟東表示。
勤勉創業,搏擊商海
“陽光總在風雨后。”回顧走過的20多年,楊啟東感慨萬千,可以說酸甜苦辣咸,嘗了個遍。伴隨改革開放的進程,楊啟東從代銷到自造,從單一到多元,從個體經營到實現產供銷研集團化品牌經營。
1995年,正是我國打開國門搞建設,海內外交流突飛猛進,商貿業發展特別繁榮的時候。同年10月,受社會大環境影響,楊啟東放棄優厚而穩定的國企待遇,僅靠微薄積蓄,創辦了一家小小的個體經銷公司,這也就是奇東線纜的前身。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福州市場被南平電線所主導,其他品牌則五花八門、魚目混雜,質量沒有保證,消費者并無太多產品可供選擇。長期代銷的楊啟東經過深入細致的市場調研,決定創立“奇東”商標,自主研發生產了首批奇東牌電線和PVC管。
產品出來了,還需要跑市場。楊啟東嚴把質量關的同時,帶領團隊努力開拓市場,一個村、一個工地、一個工程地推介,常常一出門就是十天半個月,足跡遍布八閩大地。憑著一股韌勁,市場給予了楊啟東豐厚的回報,訂單量逐年增長,贏得了建筑材料行業的一席之地。
2000年上半年,奇東線纜進駐南方建材市場,反而受到大品牌的強勢沖擊,在公司面臨最為艱難的時期,楊啟東不但沒有低頭,而是利用業余時間攻讀了香港公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帶頭增強自身管理能力,將產、供、銷等環節要素進一步優化提升,制定了“集中差異化”發展戰略和“名牌培育”營銷策略,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新路子,最終使企業走出困境,先后榮獲“福州市知名商標”“福建省著名商標”“福建名牌產品”等稱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經過20多年發展,目前奇東集團集研發、生產、商貿為一體,旗下有福州奇東電線電纜有限公司、福州帥陽水電經銷公司、福州和力達電力設備公司、福大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總部“福建奇東科技工業園”位于閩侯鐵嶺工業集中區,建筑面積達27000多平方米。近年來,產品銷量均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