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9日電(張旭)這幾天,隨著權健集團和“抗癌神藥”登上風口浪尖,保健品行業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中國自古有“藥食同源”的食療傳統,再加上生活水平和觀念的變化,保健品產業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異軍突起。這些年涌現出的3000多個保健品品牌,有的延續至今,有的匆匆退場。
今年過節不收禮
20多年前,在生意場上遭遇“滑鐵盧”的史玉柱,打算在保健品領域東山再起。不過那時的他恐怕也沒想到,“今年過節不收禮”會變成國民記憶的一部分。
史玉柱資料圖。杜遠 攝
1997年,腦白金開始在江陰試銷,效果并不好。史玉柱認為“廣告是營銷驅動型公司的命脈”,著手打磨出“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10秒廣告。那時,從消費者到經銷商都不看好這段簡單重復的廣告。
1999年7月到9月正值保健品淡季,腦白金卻出貨量猛增,多地出現斷貨搶貨的現象。史玉柱復盤時認為這則廣告的效果功不可沒。2000年春節期間,史玉柱猛砸電視廣告,腦白金當年1月的銷量就達到21.6萬件,收入2.1億元。
盡管新生代保健品層出不窮,但腦白金專為送禮而生的定位還是深入人心,并牢牢占據了保健品市場10%以上份額。其官網上2016年9月的宣傳片顯示,彼時腦白金累計銷量已達4.6億瓶。
十多年過去,廣告中的小老頭、小老太太換了N種造型,草裙、婚紗、比基尼、民族服裝……不變的是每年的廣告霸屏和暢銷。人們只要過節,就想到“送禮只送腦白金”。這則不斷重復的廣告幾乎成為年味的一部分,也變成了一種社會現象。
生命一號,“希望有效”
能夠抓住人心的保健品基本都宣稱能解決某種痛點。如果說老年人的痛點是養生,那么少年的煩惱則是成績。生命一號正是如今形形色色中高考保健品的開拓者。
1997年開始,電視屏幕上開始出現一個高喊“提高記憶力補充大腦營養”的少年,他一邊喝口服液一邊會在頭上畫一個象征智慧的金圈。這則廣告重播十幾年,成為很多80后、90后的共同記憶。
雖然現在生命一號已經不再投放那么多電視廣告,但在電商平臺銷量還不錯。一套生命一號價格在數百元,因此學生買來自用的不多,最多的還是家長買給孩子。孩子成績不理想,家長除了親自上陣輔導功課,只能買點保健品希望幫得上忙。
電商平臺截圖
只是保健品畢竟不是藥品,其宣稱的功效沒辦法量化,所以評論區里的態度很一致,“希望有效”。大家與其說是為了提高記憶力,不如說是花錢買心安,這也是大家對待大部分保健品的想法。
1 2 共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