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晚,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我始終惦記著困難群眾……在山東濟南三澗溪村,我和趙順利一家圍坐一起拉家常”。當晚,海報新聞記者采訪了趙順利。他說,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三澗溪村后,他們家和村里都有了一些新變化。現在,隨著三澗溪村第三產業的發展,除了每個月4000元的開車收入,趙順利還想在村里當個小老板,把當地旅游資源利用起來,帶頭致富。
“太激動了。沒想到習主席在新年賀詞里會提到我們家,會提到我們三澗溪村,他還牽掛著我們。”趙順利對海報新聞記者說,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三澗溪村之后,他們家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他靠給企業開車,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另外,他想借著村里發展第三產業的機會,開一家特色店,自己當老板,把章丘大蔥、當地小米等品牌資源都用上,帶著鄉親們致富。
【早前報道:總書記這樣和我拉家常】
2018年6月14日上午,正在山東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在村黨群服務中心,女村支書高淑貞向總書記介紹了三澗溪村以黨建為統領,實現由亂到治的變化。在村民趙順利家中,總書記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拉家常,當總書記聽80歲的趙永發老人說,這些年村里移風易俗、剎住了大操大辦紅白喜事這個風,總書記表示肯定。
2018年6月14日上午,習近平來到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同村民趙順利一家拉家常。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18年6月14日上午,習近平在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了解該村以黨建為統領,推動鄉村振興情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18年6月14日上午,習近平在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同村民們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女村支書介紹“家”字型管理體系獲總書記點贊
上午10點半左右,在三澗溪村黨群服務中心,習近平聽取這個村以黨建為統領,強化班子建設、推動產業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匯聚人才資源、建設文明村風家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情況介紹。
2018年6月14日下午,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黨總支書記高淑貞向大眾網記者還原她向總書記匯報時的場景。
高淑貞對大眾網記者說,當她指著展板上一個大大的“家”字,介紹三澗溪村創造出的“家”字型平安建設管理體系時,總書記很感興趣,并點贊這種做法很有創意。
“這個管理體系的創建,其實是被逼出來的。”高淑貞告訴大眾網記者,三澗溪村是由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的,村民“各自為戰”的心態在建村之初非常明顯,缺乏凝聚力。為了讓三個村齊心,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村里提出了以黨總支為首,即寶蓋頭上那一點為引領的“家”字型平安建設管理體系,實現以黨風帶家風、促民風,實現黨建為統領,強化班子建設,推動產業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匯聚人才資源,建設文明村風家風的系統管理體系。
當天,王元虎和總書記握完手,把返鄉創業品牌——源虎黑豬肉向總書記作了介紹,他對三澗溪村的黨建作用體會頗深。
王元虎是三澗溪村返鄉創業的第一個大學生,他向總書記介紹了他的黑豬品牌。
2009年回鄉創業的大學生王元虎對大眾網記者說,當時他在北京做獸藥營銷工作,老家三澗溪村的變化讓他很受鼓舞,果斷地回村創辦了生態養殖產業基地。“我創業的第一筆50萬元啟動資金,就是高書記和村兩委一班人幫我籌集的。”王元虎感慨地說。
考察了黨群服務中心后,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回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黨組織帶頭人,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
80歲老人和總書記聊起村里移風易俗的那些事
離開黨群服務中心,總書記來到村民趙順利家中,考察村民居住和生活情況。
趙永發對總書記到他們家并和他拉家常,感到激動不已。
#p#分頁標題#e#趙順利的父親趙永發,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鄉賢”。80歲高齡的他,至今還在操辦著村里的紅白喜事。“誰家大操大辦,誰家大吃大喝,我就要去管一管。”趙永發說,村里移風易俗的村規民約,成果得來不易,他的任務就是守住這些成果。
趙永發對總書記說,過去,村里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是常態,僅吃喝就能揮霍掉近萬元。這對農民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為了制止這種不正之風,村里黨員帶頭,或拒收禮金,或把多余的禮金退還。就這樣,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示范給老百姓看。如今,村里披麻戴孝不見了,大操大辦不見了,互相攀比也不見了。
聽趙永發介紹這些情況,總書記表示肯定。他說,我到過一些貧困地區,溫飽解決了,但紅白喜事花錢太多,搞一個婚禮花多少萬,一下子又返貧了。希望你們通過鄉規民約,倡導移風易俗,給大家減負。(李兆輝 張海振)
[責任編輯:楊凡、楊本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