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網 > 杭州新聞中心 > 文體新聞
杭州成立網絡文藝批評基地 年度十大網絡熱詞發布
2018-12-31 14:30:57杭州網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月紅)
12月30日,“2018青年批評家日?網絡文藝”暨“中國網絡文學評論大賽”首站高校推介會在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舉行,來自全國50余位文學評論家、網絡作家等參加。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國網絡文學發展20周年。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評選出2018年度十大網絡熱詞。
它們分別是:大豬蹄子、Qiu(窮+丑,上窮下丑)、編劇式觀影、迭代、盤點、滅霸、5G、抖音、真實、反哺。綜觀這些熱詞,有熱詞、新詞、人物、技術、平臺等多重領域廣泛傳播的社會流行語,這也正表明網絡文藝正在深刻地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塑當下社會的精神面貌。
“大豬蹄子”一詞,源自今年的網絡熱播劇《延禧攻略》。安徽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授周志雄認為,這個新詞是今年網絡傳播度最高的一個熱詞。在他看來,這個詞有多重意思:第一重是形容男人比較花心,用情不專,這是當代女性對傳統男性的一種性別評價;第二重是形容男性心思比較粗糙,做事比較糙;第三重是暗含兩人關系比較親密,有一點打情罵俏的成分。
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沈勇給出的年度熱詞是,“Qiu”。按照他的理解,這個詞的寫法,是“上面一個窮字,下面一個丑字”。從字面上來看,這個詞表達的是一種當下的社會心理狀態,這一年網友們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圍觀又窮又丑的內容上。
“窮字,反映了我們當下所有人的生存境況和心理焦慮,比如中美貿易戰、股市行情等;丑字,反映的是當下對鄉土文化的推崇,比如抖音上最火的方言視頻。”沈勇認為,從這些方面來看,網絡文藝所表達的正是我們當下的真實生活。
“編劇式觀影”,是杭州師范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科負責人單小曦評出的年度熱詞。這是他對今年網絡劇熱播觀眾心理變化的獨特研究。在他看來,區別于傳統的觀影心理,網友對網劇的觀影新態是拒絕劇透,甚至是恐懼劇透,心甘情愿地被編劇牽著鼻子走。
這種新的流行心態出現,也帶來了對網劇評價的多元分化。單小曦認為,第一種是當已知劇情走向的前提下,對細節的放大式觀摩;第二種是對劇情無感,徹底棄劇;第三種是養一段時間再觀劇,這種行動主要是受制于觀眾時間安排,從編劇角度以美學標準來觀影。在單小曦看來,無論是哪一種觀影心態,它的一個重要信號是,網友以多重身份介入網劇制播,深刻地改變著中國影視業的創作走向。
“迭代”,是著名網絡作家、算愛研習社主理人陸琪給出的年度熱詞。在他看來,今年是網絡文藝正式走向主流文藝迭代的一年。網絡介質的變化,深刻改變著創作形式的變化。無論是《大江大河》傳播的奮斗觀,還是海草舞火遍線上線下,大量在網絡上創作的文藝形式或者文藝作品,正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傳播,突破圈層邊界。
陸琪最深刻的感受,來自于自己的創作。他稱之為“互動式寫作”,更新的每一章內容都會接受網友的各種評價,有的網友熱心提供下一張基調,有的網友希望接下來講述一段異地戀,這些評論都會影響陸琪接下來的創作。
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許道軍給出的年度熱詞是,“盤點”。他說,這是一個老干部式的詞,但是在今年無比新鮮。2018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十九大開局之年,改革開放40年,網絡文學發展20年。在這個承前啟后的節點上,各個領域的盤點意味著回望,意味著奮進,別有一番韻味。
“滅霸”是榜單中唯一有動漫形象引申的年度熱詞。它的推薦者是杭州師范大學藝術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馮學勤。滅霸(Thanos)是美國漫威旗下超級反派,初次登場于1973年1月的《鋼鐵俠》他是漫威最有靈魂、最有厚度、最有哲學意味的大反派。滅霸的誕生,在全球吸引了無數粉絲,不少網友為他冠名“宇宙計生委·滅霸·主任”。馮雪勤認為,滅霸成為年度“粉絲收割機”,這與外界的現實社會有一定關聯。從人口增長、氣候變遷、難民收容、中美貿易戰等種種國際風云變幻,全球各國加速資源競爭,超級大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p#分頁標題#e#“二次元虛幻性質需要得到現實當中大量的東西來進行支撐,如果從純粹二次元文化或者ACG角度出發,現實是整個ACG或者虛擬世界創造的材料,而不是去僅僅反映它。最后做到是引領整個現實的發展,而不僅僅是去反映現實。” 馮學勤說。
技術的更迭,對時代精神的塑造,是咪咕閱讀總編孫毅當下思考的問題。他推薦的年度熱詞是,“5G”。在他看來,隨著5G時代的來臨,視頻內容傳播會變得更加便捷,或許更少的人會去集中注意力做閱讀這件深刻的事情,網絡文學或許會像當下的出版業一樣,被迭代。
“抖音”,是暨南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主任鄭煥釗推薦的年度熱詞。這也是唯一以平臺身份上榜的流行詞。鄭煥釗從年初就開始研究這個平臺,目前抖音的用戶達到近七億人, 除了大量網友的入駐,地方政府、商業平臺、主流媒體等紛紛入駐,正在形成短視頻領域的又一個全民軟件。在他看來,抖音的流行在于制造愉悅、制造快樂、制造放松,這恰恰是當下社會生活狀態最剛需的“甜品”。
同時,他認為,抖音正在成為流行文化的發動機。無論是《我們一起學貓叫》,還是海草舞,又或者是數評劇,大量的文藝作品正在從抖音平臺走向流行。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原創文化的新特點,也是現代互聯網時代下一種新興文化現象。
在對今年網絡文藝現象的多重分析,一個難以忽視的特點是,“真實”。這幾乎是當下網絡文化發展中最鮮明的特點。北京大學博士生、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男頻主編吉云飛從Bilibili網站談起,這個網站的彈幕上榜年度彈幕之首。
“比如什么情況下大家會刷屏刷過于真實呢?有的時候可能就是媽媽叫你回家寫作業了,正在看視頻的中小學生們說太真實了。也有可能是日本的一個動漫,而且是特別小眾化的,表現出所謂的現代主義的那種特別激動人心的絕望感、荒謬感,有的人說過于真實了。”
吉云飛認為,真實是當下青年亞文化的接頭暗號,它有時候甚至不需要我們去引導,不需要你真的去特別擔憂它,最后它自然會匯入到一直以來主流當中。
“文化反哺”,是上海大學電影學院電影產業與中國故事創新研究基地主任齊偉認為今年最重要的網絡文化現象。在他看來,當我們在談論青年亞文化時,“亞”字背后有明顯的對青年文化反叛性、對抗性的認知,而沒有更多關注它的生產性,或者它的推動力。無論是抖音、快手,還是B站,它們都是年輕人創造且正在流行的新生事物,是有力量有溫度的社會推動力量。
每年的網絡熱詞都能帶給網友很多的歡樂,因為很多詞能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當下的心境,傳遞全社會的精神狀態。對于每個人而言,無論是這一年接觸過怎樣的網絡文藝,最重要的是將它們轉化為我們日常精神生活的重要推力,為新一年做好未來可期的準備。
本次論壇由杭州文藝評論家協會、杭州市網絡作家協會、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學院主辦,由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承辦,由咪咕閱讀、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協辦,會上,由杭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和杭州市網絡作家協會共建,杭州市網絡文藝批評基地正式揭牌。這是繼去年我省成立全國首個國家級網絡文學研究院以來,首次向地市級延伸。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作者:記者 李月紅 編輯:陳俊男 責任編輯:方志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