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晚,澎湃新聞梳理公開新聞報道后發現,自2018年9月26日河北灤縣撤縣設市獲批以來,全國再無撤縣設市新增案例公布,全年數量就此定格。
在大規模“縣改市”已塵封20年之后,國務院2017年“解凍”了撤縣設市的審批,當年,河北省平泉縣、浙江省玉環縣、陜西省神木縣、四川省隆昌縣、湖南省寧鄉縣、貴州省盤縣6個縣獲批撤縣設市。
2018年以來,陜西彬縣、江蘇海安縣、湖北京山縣、黑龍江漠河縣、山西懷仁縣、貴州興仁縣、安徽潛山縣、廣西荔浦縣、山東鄒平縣、甘肅華亭縣、云南水富縣、河北灤縣12地“撤縣設市”先后獲批。
其中,最早公布的是陜西彬縣(2018年5月11日),最晚公布的是河北灤縣(2018年9月26日)。
另外,2019年1月1日,《行政區劃管理條例》將開始施行。這項條例出臺有何意義?與百姓生活有何關系?撤縣改市將如何開展?民政部、司法部相關負責人2018年11月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吹風會上,曾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司長柳拯指出,撤縣改市是城鎮型政區行政區劃調整的一個類型。城鎮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保持經濟健康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解決“三農”問題、支撐區域協調發展和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對于撤縣改市是否會一哄而上這一問題,柳拯表示,中央也比較關注這類情況,要求推進城鎮化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更要扎實,這個要求既是對城鎮化工作的總體要求,也是在撤縣設市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柳拯指出,除了對每一個申報地方進行詳細審核之外,我們還注重從總體上把握撤縣改市的區域布局,俗話講得好,“畫好棋盤再落子”,也就是說從總體上把握好撤縣設市的幅度、力度和速度。此外,我們還建立了征求社會公眾等意見的制度,把社會公眾意見作為我們審核撤縣改市的重要考量。
柳拯最后補充,下一步民政部將繼續按照從嚴掌握、成熟一個、辦理一個的原則,把握好撤縣改市申報審核的節奏,切實避免出現一哄而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