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納入禁煙范圍具有示范效應
國家推進控煙立法是大勢所趨,杭州立法禁止電子煙提示國家立法部門,公共場所所控之“煙”應當包括電子煙,從國家立法的層面控禁電子煙,效果只會更好。把電子煙列入控禁煙范圍,可以使更多的人不再被電子煙迷惑,而是想更多的辦法、下更大的決心真正戒煙。
1月1日起,最新修訂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的亮點之一是,明確吸煙是指吸入、呼出煙草的煙霧或有害電子煙氣霧,禁止吸煙場所不僅禁止點燃煙草制品和吸傳統卷煙,也禁止吸電子煙,在全國率先走出了禁止電子煙的第一步。(1月2日《錢江晚報》)
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隨著科學研究進一步深入,電子煙已被越來越多專家與專業機構認定為存在健康風險——電子煙雖然不像傳統香煙那樣燃燒產生焦油,但煙液中含有一定量的尼古丁,經過霧化吸入后對人的呼吸系統具有危害。去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通告稱,市面上電子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未成年人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型,吸入此類霧化物會對肺部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并可能導致煙堿中毒等多種問題,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通告雖然只是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但把電子煙的危害說得很清楚,也把公共場所禁止電子煙的理由說得很清楚了。
目前,我國只是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除杭州外,其他城市還沒有把電子煙納入禁煙范圍。杭州率先把電子煙納入禁煙范圍,具有積極而鮮明的示范效應。此前,我國其他城市控煙條例中沒有禁止電子煙,既是因為國家層面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也是因為其他城市沒有先例。如今,國家有關方面已經表態,又有杭州第一個“吃螃蟹”,不排除在杭州之后其他一些城市會跟進禁止電子煙。
國內城市中,另一個在立法控制電子煙方面值得期待的城市是北京。北京作為首都,在控煙立法和城市文明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去年8月北京市控煙協會負責人表示,將盡力推動將電子煙列入控煙條例。以既有的控煙立法成果為基礎,北京如果將控制電子煙納入控煙立法,定能獲得輿論和民意的廣泛支持。
杭州將電子煙納入控禁范圍,對國家控煙立法也是一個積極的啟示。目前,我國控煙缺少國家法規支撐,盡管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起草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2014年就向社會公開征求過意見,有關方面也將《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納入2016年立法計劃。總體上看,國家推進控煙立法是大勢所趨,《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出臺是遲早之事,此次杭州立法禁止電子煙提示國家立法部門,公共場所所控之“煙”應當包括電子煙,從國家立法的層面控禁電子煙,效果只會更好。
電子煙目前還缺乏有效監管,導致電子煙產業市場混亂,尤其是在一些網購平臺,充斥著大量假冒產品。電子煙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夸大宣傳,比如宣傳電子煙具有清肺毒的功效,這基本就是違法違規宣傳,實際上電子煙連藥品都算不上,更談不上“清肺毒”了。
由于監管不完善,且沒有嚴格的生產標準,一些廠商會在煙油中加入化學物質以提高電子煙口感,如丙烯醛、二甘醇等毒性小的物質,能讓肺、腎臟發炎,有些甚至還會添加亞硝胺這種致癌物。如今市面上假冒偽劣產品很多,價格多在幾十到一百元之間,這些產品存在很大的質量問題和健康問題,必須予以高度警惕。
市場上號稱可以戒煙的產品很多,電子煙雖然可以減輕戒煙過程中的一些痛苦,但本身100%無助于戒煙,戒煙更多還是要靠個人的能動性和意志力。像杭州那樣把電子煙列入控禁煙范圍,可以使更多的人不再被電子煙迷惑,而是想更多的辦法、下更大的決心真正戒煙。
本報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