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國家版權局約談了抖音、快手等15家短視頻平臺企業,要求相關企業進一步提高版權保護意識,加強版權制度建設。
隨著短視頻的快速發展,短視頻侵權的現象日益嚴峻。今年7月1日~7月31日期間,抖音通過用戶舉報和自查等方式,下架版權相關音頻1269個、視頻5043個、重置用戶資料9584個,永久封禁侵權用戶1743個,封禁輕微侵權用戶(6個月)1281個??焓謩t在今年7月開始的“劍網2018”行動以來,清理侵權短視頻14270條,封禁用戶112個。
“現在改編短視頻已經形成了黑色產業鏈,幾乎所有短視頻平臺都是這些盜版小視頻生存的空間?!币晃卉浖袠I專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發現,在養成一個短視頻大號的過程中,以盜版原創視頻為核心,衍生出了一連串生財的門道。玩家懷著流量變現的期待樂在其中,各個環節的商家從中攫取利益。
去水印軟件3.88元
對自稱“搬運工”的小蘇(化名)而言,這種搬運套路他早已駕輕就熟。很早就開始玩快手,他一般會去找一些不是很火的用戶的原創視頻,下載,然后消重(改變視頻的重復率),再上傳就成了自己的原創作品。他依然記得自己發的第一個作品,兩天便成熱門,瀏覽量達到了50多萬次,評論數1000多,一個星期漲粉近4000。不過他也承認,剛開始有花錢去買數據。
小蘇說,他5月份開始轉戰抖音。之前快手1小時至少有10萬的播放量,現在只有1.2萬~1.3萬。他介紹稱,快手審核相對更嚴格,消重要一直改,但只要一個視頻能過快手頭條的審核,一般就能過抖音的審核,有時平臺還會給推薦。
搬運和消重都需要特定的軟件。當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檢索關鍵詞“抖音快手”時,出現了許多相關的銷售項目,有出售搬運軟件和修改MD5軟件的、專門刷粉絲和點贊等數據的、出售做抖音賬號教程的等。
記者隨機購買了一款售價為3.88元的去水印軟件,按照店家提示的步驟,不到10分鐘,就從快手上將一段13秒的搞笑視頻去水印下載,并成功發布在抖音賬號上,之后以同樣的手法將一段抖音熱門視頻“變”成了自己的抖音原創視頻。
這位店家介紹,現在搬運視頻很普遍。記者以顧客身份咨詢視頻的版權問題時,該店家表示只要視頻處理好就不會被檢測出來,現在平臺不嚴格。
但在百度貼吧“抖音吧”里,不時會有網友寫下求助帖。帖子里的圖片顯示,抖音官方通知該賬號被識別到搬運內容比較多,提示用戶減少搬運行為,否則將減少對作品的推薦。記者所在的一個抖音QQ交流群里,不少搬運視頻的網友都表示有過被封號的經歷。
幾名知情人士表示,現在搬運不好做了,需要對視頻進行高級加工,做成“偽原創”作品,以逃過平臺的檢測。而對于具體如何操作,他們均不愿透露。
擅長處理知識產權糾紛的律師黃蓉對本報記者表示,判斷是否原創的關鍵在于對比相似度,但法律上并沒有明確規定相同或相似部分達到多少比例即構成侵權,需要綜合考慮相同或相似部分在涉嫌侵權作品中的地位、重要性等因素。一般的搬運視頻僅做小部分改動,然后作為自己的作品公開傳播,無疑是在侵犯原創作者的版權(如果僅是制作后個人欣賞娛樂并不侵權)。而所謂的偽原創,除非相似程度非常低,低到只借鑒了別人非常小的一部分,且這部分不是核心元素,同時形成了一個新的作品才算原創。
培育一個短視頻賬號在玩家口中有專業術語——養號。據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短視頻用戶介紹,所有的養號,不管是原創還是搬運,都需要模擬真人行為。不能一注冊好就立刻發一堆短視頻,這樣可能會被系統識別營銷過重,導致沒有推薦量。正常的賬號,前3天每天發1~3個原創視頻,同時要點贊別人的視頻、查看其他用戶的視頻,增加賬號的權重(平臺給用戶的推薦系數)。
記者就短視頻平臺如何甄別原創視頻、且如何對用戶視頻進行保護等問題向快手、抖音等平臺詢問,快手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建有數千人的7x24小時全職內容評級團隊,使用人工智能審核技術,配備具有相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專職審核人員進行審核工作,嚴厲打擊非法刪減、改編他人影視作品或其他的侵權行為,定期進行回查。在產品功能設計上給予用戶充分選擇作品是否發表、是否允許其他用戶再創作及分享下載的權利,使用戶能自主控制其作品知識產權的授權程度,并通過添加水印等技術手段保護用戶的作品。
刷數據每月賺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