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北省政府新聞辦“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 新聞發布會全程實錄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盧火青 攝
長城新媒體6月5日訊(記者 盧火青 王旭澤 卜洋)6月5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新聞發布會。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愛平介紹了我省就業扶貧工作的相關情況并與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陳曉坡、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局綜合處處長羅小川共同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河北省委外宣局(省政府新聞辦)調研員袁金輝主持,實錄如下:
河北省委外宣局(省政府新聞辦)調研員袁金輝。記者 盧火青 攝
河北省委外宣局(省政府新聞辦)調研員 袁金輝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的主題是“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愛平,為大家介紹我省就業扶貧工作相關情況,同時,請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陳曉坡先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局綜合處處長羅小川先生共同回答記者提問。首先,請趙愛平廳長作介紹。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愛平。記者 盧火青 攝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趙愛平
新聞界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就業創業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關于進一步做好2018年就業扶貧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經河北省政府同意,河北省人社廳會同河北省教育廳、財政廳、農業廳、林業廳、扶貧辦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下面,我就新出臺的就業扶貧政策的基本情況,向各位媒體朋友作一簡要介紹。
一、出臺就業扶貧政策的背景意義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貧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是新時代必須完成的重大任務。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做好就業扶貧工作,是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責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擔當,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動民生工作上臺階的重要支撐。河北省人社廳等部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以強烈的使命感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這次出臺的就業扶貧《實施意見》,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進一步完善就業扶貧政策體系,推進就業扶貧工作向縱深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實施意見》突出針對性和精準性,緊密結合就業扶貧工作和貧困勞動力需求進行了政策創新和突破。
二、就業扶貧政策提出的主要舉措
(一)開展技能扶貧行動,通過提升貧困勞動力技能助推就業。圍繞市場需求和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愿望,讓有培訓意愿的貧困勞動力至少掌握1-2門就業技能和2-3項實用技術。具體舉措包括:大規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深入落實“千校行動”、積極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扎實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
(二)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通過拓寬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促進就業。對有就業意愿的開展“一對一”幫扶,努力擴大貧困人口就業規模,提高就業穩定性。具體舉措包括:鼓勵單位吸納就業、扶持創業帶動就業、引導居家靈活就業、開發專崗安置就業、勞務協作轉移就業。
(三)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通過提供優質服務幫扶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加強信息管理,掌握就業需求,確保就業扶貧對象和幫扶信息真實、準確;提升服務能力,優先支持貧困縣建設人力資源市場、職業培訓機構,針對農村社群活動的特點,發揮農村勞務經紀人、致富帶頭人的積極作用;提供精準服務,對未就業的貧困勞動力提供政策咨詢、就業指導、職業介紹等“一對一”免費就業服務。
#p#分頁標題#e#(四)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通過精準施策援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針對深度貧困地區交通不暢、貧困勞動力語言不通、就業意愿不強等問題,綜合運用各種政策服務手段,提高服務培訓的精準度,對零就業貧困戶實施“一戶一策”,確保至少一人實現就業。
三、就業扶貧政策的主要亮點在提高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有五大創新:
一是開設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就業意愿的引導性培訓;二是采取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邀請招標等多種形式確定培訓機構;三是實施長期或短期、集中或分散、甚至進村入戶一對一的靈活培訓形式;四是對培訓后實現就業的給予100%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五是對到鄉以外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給予培訓期間食宿和交通補貼。
在提高勞務組織化就業程度方面有四大突破:一是設立貧困縣就業扶貧專崗,對通過市場難以就業的和殘疾家庭大齡貧困勞動力給予托底安置,給予崗位補貼。深度貧困縣可根據實際增加就業扶貧專崗數量。二是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就業,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三是支持有組織勞務輸出,并給予勞務輸出補貼;四是扶持創業帶動就業,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對在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外創業的給予場地租金補貼;優先安排入駐創業孵化園區;優先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并降低反擔保門檻或取消反擔保。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宣傳。
河北省委外宣局(省政府新聞辦)調研員 袁金輝
感謝趙廳長的介紹。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請記者朋友在提問前,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一、河北日報:您提到開展技能扶貧工作中要大規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請問河北省人社廳在這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陳曉坡。記者 盧火青 攝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陳曉坡:主要在以下5個方面鼓勵、引導、規范技能培訓。
一是開展全員引導性培訓。把扶智扶志貫穿培訓的全過程,把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就業意愿的引導性培訓納入公共課程,提高貧困勞動力參加培訓積極性,激發就業脫貧的內生動力。
二是分類實施針對性培訓。對貧困戶中的“兩后生”,組織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對40歲以下的有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力,采取“崗位+技能+貧困勞動力”的培訓模式,開展適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培訓;對40歲以上的,拓寬培訓領域,鼓勵和引導從事一產中的二三產業。
三是公開優選培訓機構。以就業創業為導向,選定本地及周邊的技工學校、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等優質資源,按照“條件公開、自愿申請、擇優確定、社會公示”的原則,采取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邀請招標等方式確定為承擔免費培訓任務的定點機構,有效期為1-3年,實行嚴格的進入和退出管理機制。
四是實施靈活培訓方式。就業技能培訓采取長期或短期、集中大班或分散小班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培訓,進村入戶“一對一”的個性化培訓。
五是加大培訓補貼力度。培訓合格后,對實現就業的給予培訓機構100%培訓補貼,對未就業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給予80%培訓補貼,對未就業的給予60%培訓補貼。對貧困勞動力離開戶籍地到鄉(鎮)以外參加就業技能培訓,且培訓合格的給予培訓期間每人每天不超過100元的食宿和交通補貼。
二、河北工人報:請問對貧困家庭子女入度技工院校有什么幫扶措施嗎?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愛平:我們將深入落實“千校行動”,使每個有就讀技工院校意愿的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都能升入技工院校。
#p#分頁標題#e#一是采用直接免除的資助方式,免除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學費、住宿費、教科書費。對免除建檔立卡學生費用的學校,按照設區市學校學費2300元、其他地區1600元,住宿費500元,教科書費3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
二是對正在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按照每生每學年3000元的標準給予“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
三是鼓勵開展資源環境、新能源、裝備制造、電子商務、有色冶金、物流配送、石油化工、農林牧漁等培訓,通過2至3年的中高等職業學校和技工院校學制教育,成為持有學歷教育畢業證書、技工院校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技能人才。
三、河北電臺:通過用人單位提供崗位是實現就業的重要渠道,請問《實施意見》在鼓勵單位吸納就業方面有什么政策支持?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愛平:支持各類企業和用人單位開發適合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崗位,優先滿足貧困勞動力崗位需求。征集一批社會聲譽好、熱心公益的愛心企業幫扶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一是發揮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作用,按照“企業+農戶”模式,組織和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
二是鼓勵貧困地區積極承接和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按照“宜建則建”“宜改則改”“宜租則租”原則,鄉鎮或村集體利用閑置校舍、廠房等集體資產、資源進行改建,引導動員企業將適合分散加工的生產車間建在鄉村、社區,建設就業扶貧工廠(車間)。三是對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10人以上,或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的個體工商戶,由縣級人社部門認定為“就業扶貧工廠(車間)”。四是對吸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6個月的企業、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的農業經營主體、扶貧工廠(車間)等用人單位,按照每吸納1人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四、河北青年報:創業在帶動就業方面具有倍增效應,請問《實施意見》在扶持創業帶動就業上有什么優惠政策?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陳曉坡:加大創業政策扶持力度,支持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等人員到貧困地區創業,鼓勵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通過創業帶動更多的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一是對帶動當地貧困勞動力就業的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和自主創業貧困勞動力,優先安排入駐創業孵化園區,落實租金、物業等補貼政策,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創業者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1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各級擔保機構要結合本地實際降低反擔保門檻或取消反擔保。二是對貧困勞動力初次創辦個體工商戶或企業,經工商注冊并穩定經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三是對貧困勞動力在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外初次創辦小微型企業,且租用經營場地和店鋪的,自創辦之日起3年內,可向創業所在地人社部門申請場地租金補貼。補貼標準為租賃場地面積100平方米以下的,每年不超過3000元;100平方米以上的每年不超過5000元;實際租金達不到規定標準的,按實際租金予以補貼。
五、燕趙晚報:有部分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希望能在當地就業,請問在鼓勵就近就業方面如何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綜合處處長羅小川。記者 盧火青 攝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綜合處處長羅小川:一是引導居家靈活就業。圍繞當地優勢產業特色,促進鄉村就業創業,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態等鄉村特色產業,振興傳統工藝。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鼓勵在鄉村地區興辦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大力挖掘靈活就業崗位。
二是開發專崗安置就業。各貧困縣要統籌開發就業扶貧專崗,對年齡偏大(女40歲、男50歲以上)和殘疾家庭貧困勞動力,確實無法通過市場就業的予以托底安置。鼓勵用人單位在貧困縣開發養路、護林、護草、保潔、生態管護等公共服務就業扶貧專崗。貧困縣在貧困村開發互助性就業扶貧專崗,為“老困孤”貧困人口養老護理、貧困家庭留守兒童看護、貧困病患人員及殘疾人協助服務和保潔保綠環境衛生等提供服務。就業扶貧專崗按照每個崗位每月300元標準給予崗位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對有外出務工愿望的將通過搭建勞務對接平臺,提供勞務協作幫助轉移就業。
#p#分頁標題#e#一是深度貧困縣至少與一個京津所轄區、一個省內經濟發達縣(市、區)、一個大中型企業建立勞務協作關系。二是鼓勵各貧困縣與京津外的發達地區建立跨省勞務協作關系。三是各貧困縣要主動對接省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有組織勞務輸出。支持貧困縣與省內外優質家政服務企業開展勞務協作,組織育嬰、養老、護理等家政勞務輸出。四是各市每年要舉辦不少于2場企業現場招聘會,組織企業與深度貧困縣開展勞務對接活動,促進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五是貧困縣可采取向社會購買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成果的方式,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中介組織或勞務輸出帶頭人一次組織貧困勞動力輸出5人以上、并實現6個月以上穩定就業的,按照每輸出1人給予最高不超過200元的就業創業服務補貼。
河北省委外宣局(省政府新聞辦)調研員 袁金輝
由于時間關系,回答記者提問就到這里。如果記者朋友們仍有信息需求,會后可以做進一步采訪。感謝三位嘉賓的發布,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關注!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