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眾鎮新倫村,經歷元旦旅游高峰忙碌后,年過五旬的村民陳少興稍稍閑下來。她是民眾鎮偉豐生態農場的一名員工,已在農場工作3年多。在主打農業生態游的偉豐農場“火”起來以后,近百名如她一樣的周邊村民在這里就業。在土地中勞作多年后,他們以新的方式擁抱他們生活多年的鄉村。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下,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創業項目在中山的農村土地上“生根開花”,為中山市農村發展帶來了新概念、新技術與新就業崗位。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戰略實施離不開人的參與。為讓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得到充分的人力資源支持,《就業十條》推出多項舉措,為鄉村添“人氣”。
支援“新農人”創業
身處五桂山自然保護區內,旗溪村四面環山。200畝的旗溪生活農場園區擁有獨立水源與完整的生物循環鏈,農業資源豐富。目前,農場聚集了近30名來自城市的青年創業者。他們中有的以新的生態農業技術種植無公害農產品,包括西紅柿、茄子、紅薯、秋葵等作物;另一部分人則探索自制精釀啤酒、手工肥皂等農副產品。
“運營農場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旗溪生活農場一年的開支在100萬元左右。”旗溪生活農場運營人郝冠輝明白,如果單純以售賣農產品與農副產品作為農場經營內容,只能是“死路一條”。因此,這些來自城市的“新農人”更希望旗溪生活農場可以成為一個鄉村創業的孵化平臺。
“我們打算把整個旗溪大項目分解為一個個供年輕人創業的小單元,讓旗溪成為渴望回歸土地的年輕人可以探索自己夢想的地方。”郝冠輝表示,目前,在旗溪已經落地的項目包括食育工坊、生態菜園、兒童藝術工坊、食物森林、藝術育兒空間、精釀啤酒、天然洗滌護膚工作室等,包括民宿、生態教育等面向都市人群的產品也在孵化和完善之中。他希望旗溪生活農場可以成為鄉創基地的典范,同時也希望得到來自政府的農村創業支持,形成示范效應。
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背景下,大批像郝冠輝一樣的“新農人”和創業項目出現在中山的農村大地上。為鼓勵更多業態借鄉村振興戰略東風發展,新出臺的《就業十條》提出相應的鼓勵舉措。新政鼓勵各類群體到鄉村創業就業,在鄉村經營驛道客棧、民宿、農家樂的創業者,將均可申請1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資助、每年6000元的租金補貼(最長3年)以及最高3萬元的創業帶動就業補貼。
對于有志于鄉村創業的返鄉青年們來說,新政將為他們的鄉村創業夢添磚加瓦。
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與正在孵化中的旗溪生活農場不同,在中山市民眾鎮,主打農業生態游的偉豐農場成名已久。自2015年開園以來,偉豐農場發展迅速,僅2018年10月期間,園區就接待超過10萬名游客。
游客逐漸增多也為園區管理帶來壓力,為保證園區正常運作,園區就近吸收周邊村民就業。目前,已有近百名周邊村民在園區長期就業,而在旅游旺季,園區還設近千個流動崗位,村民就近就業勢頭持續上升。
離偉豐農場近7公里車程的水鄉四季農業公園是位于民眾鎮新平村的另一個農業生態游熱門景點,這里也吸納了近50名周邊村民穩定就業。“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工資待遇和外出打工相差不多,大家都比較樂意在這里工作。”新平村農業生產主任梁流飛表示,民眾鎮水鄉沙田風貌突出,有著豐富的水鄉和農業生態資源,隨著鄉村生態旅游項目開發,農村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越來越多。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振興。隨著鄉村產業項目發展,村民們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農村勞動力結構也將逐步調整。為激活農村勞動力,《就業十條》提出鼓勵發展家庭農場、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高效規模種養項目。從事農副產品種植、農作物品種繁育、畜禽飼養、農產品初加工、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生態觀光農業等農業生產經營項目,可按規定享受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和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扶持政策。新政鼓勵用人單位到鄉村設立就業驛站,為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創造更多就近就地就業崗位。
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政旨在幫扶農村無業勞動力特別是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在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的形勢下,新的就業鼓勵政策或將使生態農場的就業崗位向周邊村民傾斜,讓就業困難人員與用人單位雙贏,讓鄉村旅游發展為村民們帶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