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在近日高德地圖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西寧市再次進入年度十大交通擁堵緩解城市榜單。此次,西寧位列緩堵第四位,擁堵同比下降6.66%,西寧已連續兩年入列十大交通擁堵緩解城市榜單,這是“暢通西寧”建設的最好見證,也是一個令西寧人振奮的好消息!
攝影:黎曉剛
究竟是什么理由助推西寧市連續入選十大擁堵緩解城市?究竟是什么緩堵保暢舉措讓西寧城市擁堵指數不斷下降?榜單發布后,市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點評。
【緩堵保暢看點一】
西寧交通處于健康狀態
2017年,西寧市首次進入年度十大交通擁堵緩解城市榜,當年西寧市位列榜單的第6位;一年之后,2018年,西寧市連續三次入圍這份榜單,而且在去年一季度交通分析報告中,西寧市還位列十大擁堵緩解城市排行榜第二,名次不斷靠前。據悉,在這份2018年度的交通報告中,分時間、空間、效率三大板塊,九個方面的數據,綜合分析了各個城市的交通狀況,并最終形成了每個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數,在全國50大城市交通健康指數排名當中,西寧市排在第13位,交通處于健康狀態,健康指數為75.3%。
西寧擁堵程度下降,這與這幾年西寧市大力實施緩堵保暢工作是分不開的,特別是“暢通西寧”攻堅計劃的一步步實施,使得西寧“外環內網”的交通新格局不斷形成,西寧的大街小巷不僅越來越暢通,更成為一條條美麗的景觀帶,西寧百姓腳下的路更暢通了,心里也越來越暢快了。那么助推西寧市入選十大擁堵緩解城市的舉措到底是什么?
【緩堵保暢看點二】
“暢通西寧”攻堅讓道路越來越暢通
前不久,西寧市城市規劃建設中的首條快速路——鳳凰山快速路大部分路段建成通車,不僅為西寧市“暢通西寧”建設添加濃墨重彩一筆,也讓西寧市的交通“暢通指數”達到一個新高度。從鳳凰山快速路建通到長江路拓寬再到延長昆侖大道、五四西路,從修建西城大街到峽口路連接線、輔助路開通;從昆侖橋兩側架橋到地下人行通道開通再到修建天橋加裝直梯,從城市主干道到城市連接線;從老城區到新城區……西寧這兩年,一座座立交、高架橋在建設,一條條道路在延伸,這一條條道路、一座座橋梁的建設給西寧市民帶來的交通便利大家有目共睹、感同身受,無論是外來游客還是本地市民言語中最多的贊詞便是:西寧城市道路更通暢了!
正是在這樣開路架橋、拓寬主干道、打通斷頭路、加裝天橋直升電梯、連接城市與高速的“暢通西寧”各項建設中,在省交通廳等部門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扎實推進“兩個絕對”具體化,按照加快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奮力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的戰略部署,通過全方面提升路網建設速度和水平,著眼于“建、改、連”,圍繞空間重構戰略,加快外環公路環線、主城高速公路環線、中心城區外延出口道路建設,全面加快城市環線、快速路、主次干道路網體系的優化和拓展,構建城市交通“大循環”,加強支路、橋梁和節點設施建設改造,優化城市交通“微循環”,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打造智慧交通,不僅為“做強西寧,服務全省”提供強有力的綜合交通保障,也為群眾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務。
【緩堵保暢看點三】
民眾深感腳下的路越來越舒心
細心的市民一定發現了,如今走在西寧的街頭,市區許多路橋都已擴建,或正在加大力度進行改擴建,西寧的交通真的是越來越暢通。“現在西寧的路變得越來越好走了”,就切身感受來說,生活區域不同的西寧市民,有不同的回答。經常路過長江路、昆侖橋的趙先生說,這一道是他平時通行最多的主干道,他覺得現在確實比以前暢通了許多,昆侖橋更漂亮了、長江路寬敞了,很少遇到那種長距離的大堵車,現在昆侖橋兩側還建通了地下人行通道,從這里過往就更安全方便了,這里已經成為一個便捷的城市慢行系統,高大而時尚。居住在西鋼片區的余師傅,也深感道路越來越暢通,他說:“湟水路高架橋建成后‘一橋飛架南北’,從柴達木路這頭開車過高架橋到對面的昆侖大道、海湖新區,太方便了!”
#p#分頁標題#e#新建小區逐漸遍布公交車、優化市區重復的公交線網、不用站在車站上就能知道到站的車輛和時間、車廂內清晰醒目的電子站牌、掃碼支付乘坐公交車……隨著“公交都市”創建的不斷深入,市民的獲得感越來越多,出行的方便快捷舒適度也越來越高。如今的西寧,90條公交線路進一步優化順暢,日均客運量近百萬人次,普通公交、快速公交、夜班公交、高峰區間公交、定制公交、園區公交、旅游公交多種服務模式互為補充、相互銜接,成為西寧老百姓出行的首選,成為西寧老百姓最愛的出行方式,在公交站線上已工作多年公交人小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