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主城區不少立交橋下穿附近,幾個身穿城市排水反光背心的人員在來回走動,似乎在檢查什么東西,1月16日,沂蒙晚報記者了解到,原來他們是在檢修沿河截污閘及立交下穿積水警示系統,這是臨沂“智慧排水”系統中的重要部分。
網絡配圖
據悉,臨沂橋梁下穿道路較多,每逢大雨,部分橋下道路積水給市民的出行帶來諸多不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市城市管理局排水處研發“智慧排水”系統,在城區易澇點、重要場所、內河水系等新增遠程水位監測點,同時將水雨情、閘泵工情、防汛人員物資等信息進行整合,形成覆蓋主城區的智能化內澇感知系統。
整個智慧排水管理平臺主要由即時調度中心、數據傳輸部分(移動互聯)以及多個泵房現場控制站組成。在實現基礎數據實時傳輸至指揮中心同時,進行智能分析,通過互聯網及移動互聯技術,推送至排水工作人員的移動終端,通過互聯互通和廣播電視進行數據共享,使系統發布的應急信息迅速擴散至廣大用戶。市民也可以用手機查詢相關數據,智慧排水平臺的建設可解決整合、計算、分析、推送等問題,使這一構想成為現實。
據悉,智慧排水只是智慧城管中的一部分,近些年來,在傳統的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基礎上,市城市管理局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和視頻一體化技術,搭建起綜合性的城市管理信息化管理平臺,充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級,著力打造以信息化為主導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新機制,努力實現智慧城管。
在城市管理走向智慧化的同時,我市物流行業也在加快智慧化進程,沂蒙晚報記者了解到,市交通運輸局作為培育智慧物流產業的牽頭部門,按全市新舊動能轉換、“8+8”現代產業培育計劃統一部署,以人員、場所、時間“三集中”的方式組建了專崗、專職、專責的智慧物流產業專班,并且編制完成《臨沂市智慧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圍繞智慧物流產業全鏈條培育,推動我市物流業升級換代。
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規劃建設一帶、二基地、三大示范中心。一帶即智慧物流生態帶;二基地即智慧物流科創基地、智慧物流供應鏈創新基地;三大示范中心即綜合保稅區物流中心、快遞物流中心、國際陸港物流中心,以及N個應用園區的“1+2+3+N”市域智慧物流節點體系。加快構建以智能倉儲、信息科技、供應鏈管理為主體的智慧物流體系,著力打造國家供應鏈節點城市、全國智慧物流城市。
據悉,我市在2013年獲批國土資源部首批智慧城市試點以來,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已建設了時空信息云平臺、警務大數據服務平臺、雪亮工程、數字城管、智能交通、智慧商城、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工程,向著新型智慧城市大跨步邁進。
而這兩天最令人振奮的消息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智慧城市建設,實施“互聯網+城市管理”行動,構建全城覆蓋、全網共享、全程可控的智慧城管新體系。加快建設市政服務中心等大型停車場和覆蓋主城區的智慧停車系統,緩解停車難問題。
張平利代表:打造“智慧社區” 服務居民“最后一公里”
近幾年,隨著臨沂城鎮化加速發展,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也日益嚴峻,“智慧城市”、“智能治理”等成為今年臨沂兩會最受關注話題之一。而“社區”作為“城市”的核心組成部分,如何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方便市民,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社區是城市網格化管理的基本單位,社區業主數據是城市管理最基礎的數據。”市人大代表、山東三眾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平利認為,運用大數據平臺可以以業主基本信息為核心,關聯各類行為數據,如進出情況、車輛情況、繳費情況、信用情況、居家服務情況等等,形成各社區居民360度的畫像。
此外,這些數據加工整合后還可以服務于城市管理的各個方面,比如:替代網格員進行信息錄入和更新,社區安防提升,社區周邊交通治理,孤寡老人預警和看護,違法犯罪分子報警、人口普查、流動人口管理、指導商業升級等等。
#p#分頁標題#e#
張平利建議,從政府到社區,大家都應當對社區的數字化改造多予以支持。這對于大數據發展如此之快的臨沂來說并非難事,便捷、高效、個性化的智慧互聯網生活圈指日可待。
王傳梅代表:智慧醫療讓手機“看病”不再遙遠
市人大代表、費縣人民醫院院長王傳梅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涉及范圍很廣,涵蓋了交通、衛生、醫療、教育各個方面。
“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想從醫療方面談談對智慧城市建設的一些想法。”王傳梅說,她所在的費縣人民醫院目前正在著力打造智慧門診+數字病房+遠程診療的互聯網醫院,全縣衛生系統也已經布起了一張“大網”,將包括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在內的全部醫療單位囊括其中,實現互聯互通。王傳梅說,現在全縣健康信息平臺也已經搭建完畢,包括民眾健康檔案、臨床診療、慢性病管理等近20個模塊。王傳梅代表邊說邊拿出了手機向記者演示起了上面的院長管理駕駛艙模塊,“雖然我現在不在醫院,但通過這個系統我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今天醫院的入院人數、手術臺次、床位情況等方方面面,對于醫院的統籌管理非常實用。”
王傳梅表示,隨著全縣智慧治療模式的不斷完善,醫務人員只需要通過無線網絡,用手持PDA甚至是手機就可以便捷地聯通各種診療儀器,隨時掌握每個病人的病案信息和最新診療報告,隨時隨地快速制定診療方案,患者的轉診信息及病歷也可以在任意一家醫院通過醫療聯網方式調閱,既方便了醫務人員更好地服務患者,也很好地避免了患者因來回奔波延誤病情,“這種模式運作成熟后,還可以在全市范圍內推廣,讓智慧醫療走入更多人們的生活。”
朱明峰委員:建設臨沂特色智慧城市
關于建設智慧城市,朱明峰認為我市應該從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引入市場機制、發揮政府引領、加強安全運維等方面進行建設,尤其是應該建設有臨沂特色的智慧城市。
臨沂市經過多年發展,累計獲得數字臨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試點城市、中國地理信息產業體制創新示范市、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試點等榮譽。“但我市智慧城市建設多為政府投資政府使用,民用智慧城市領域發展緩慢,在智慧社區、智慧校園、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環保、智慧住房、智慧物業等方面與國內其他試點城市存在差距。”朱明峰委員直言。
為此,朱明峰委員建議,盡快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中長期規劃,聘請國內知名專家進行評審,確定全市頂層設計原則,按照統一規劃、技術標準進行分步實施。充分發揮大數據局的優勢,構建大數據管理體系,促進政府、社會數據有效融合和共享,實現對城市的智能化、可視化、可控化,推動全市統一的云服務平臺建設。
另外,設立臨沂市智慧城市建設專項扶持資金,加大財政預算對智慧城市建設的資金保障力度。并通過政府引導,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和產業基金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更重要的是要創新運作模式,依托整合現有的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醫療等平臺,建設一體化服務平臺,創出臨沂特色。”朱明峰告訴記者。
許金龍委員: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大數據的“智慧心臟”
“建設智慧城市需要發展大數據產業,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打下基礎,提供保障。”許金龍委員在談到智慧城市時告訴記者。
許金龍委員認為,發展大數據產業既能作為動能轉換、彎道超車的動力和引擎,又能服務民生,提升服務水平。近年來,我市信息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電子政務建設得到較快發展,智慧城市、公安、國土資源、交通、民政、衛生、教育、旅游、統計等政府各部門的數據資源都在不斷的積累和發展;農業普查、人口普查、經濟普查、“數據臨沂”等形成海量數據資源;支柱產業特別是龍頭企業在研發、生產、市場營銷及管理方面形成本行業權威數據;以臨沂商城為核心的商貿物流企業和電商平臺也都留存了龐大的數據,為大數據開發應用和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大數據資源。
#p#分頁標題#e#
對大數據資源統籌整合、集中統一管理既是數據安全的需要,也是政務、民生有效服務的要求,更是形成大數據產業發展資源和市場優勢的基礎。為此,許金龍委員建議,以制定大數據資源管理利用辦法為抓手,以引進大數據龍頭企業的“云”平臺建設為重點,統籌整合政務及各行業、社會大數據資源。
同時,建設臨沂“城市云”。以現有電子政務平臺和臨沂云計算中心為基礎,構建臨沂“政務云”“公眾云”和“企業云”,形成面向政府、市民和企業全方位服務的“城市云”。通過“城市云”,將數據整合為城市核心系統的公共資源,形成集中、統一、共享的云平臺。
許金龍告訴記者:“我市要加強政務大數據平臺與企業、行業大數據平臺協同對接,開展面向企業、公眾的大數據服務。對接全國、統籌推進大數據交易平臺及交易中心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創建數據資源服務公司,收集、加工大數據資源,開發數據產品,提供數據服務,形成大數據流通、開發、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和生態鏈。”(沂蒙晚報記者衣方杰 李依璐 莊成 董立軍 王富軍 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