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的濟陽區越來越美。 濟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濟陽區人民政府區長孫戰宇
齊魯晚報訊(記者 劉雅菲 通訊員 門波 張超)1月19日,濟南市濟陽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濟陽區人民政府區長孫戰宇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是濟陽區建設元年,做好各項工作至關重要,影響深遠。濟陽將通過對標提境界,乘勢而上謀跨越,擔當作為干事業,精準發力求突破,奮力開啟北部新區建設新局面。
六個“最”梳理全面工作
濟陽收獲滿滿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全區上下在應對挑戰中搶抓機遇、砥礪奮進的一年,也是濟陽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孫戰宇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回顧去年的工作,報告用了六個“最”,來總結濟陽區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一年來,最欣慰的是,我們在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上實現了新突破。”報告指出,2018年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完成332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由16:53:31調整為14:52:3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億元。
最令人振奮的是,濟陽在區劃調整、改革開放上實現了新突破。堅持以調整促融合,以改革破障礙,以開放拓空間,為今后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建制上實現了撤縣設區,規劃體系日臻完善,重點改革持續推進。開放水平不斷提升。
在雙招雙引、項目建設上實現了新突破,是去年讓濟陽區最驕傲的事。濟陽區堅持抓招商、引人才、建項目、強載體、優環境,首次進入中國縣域成長競爭力50強和全國縣域投資潛力100強榜單。
最可喜的是,濟陽區在城鄉統籌、產城融合上實現了新突破。以“四城聯創、五化提升”和城市提升行動為抓手,加強綜合整治,城鄉“顏值”“氣質”同步提升。
同時,這一年來,最高興的是濟陽區在民生改善、社會治理上實現了新突破。全年民生支出38.98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4.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130元。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社會保障更加有力,社會事業也得到了全面發展。
報告指出,一年來,濟陽區在作風轉變、能力提升上實現了新突破,也成為讓濟陽最受益的事。濟陽區的依法行政更加規范,作風建設成效明顯,從嚴監督全面加強。
搶抓兩大歷史機遇
加快推進產城融合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也是濟陽區建設元年,做好各項工作至關重要,影響深遠。報告指出,濟陽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向更高標準看齊,向更高目標邁進,努力在發展中爭先進位、爭創一流。必須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在全市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彰顯濟陽擔當。同時,必須強化使命擔當,和衷共濟、砥礪奮進,持續激發新活力、催生新業態、拓展新空間,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同心筑夢的磅礴力量。此外,還必須更加注重民生優先,聚焦短板精準發力,瞄準弱項強力突破,“讓群眾享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辜負全區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今年,濟陽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搶抓先行區建設和撤縣設區兩大歷史機遇,加快推進產城融合,按照市委、市政府“1+474”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全區“1127”工作體系,聚力抓好動能轉換、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城市提升、改革開放、鄉村振興、社會治理七項重點工作,奮力開啟北部新區建設新局面,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對于今年的發展,濟陽區也確立了主要預期目標,其中,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左右;實際到賬外資6500萬美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
配建200套人才公寓
改善創新創業環境
今年的濟陽區,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的著力點,加快構建具有濟陽區特色的“321”現代產業體系。具體來看,濟陽區將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抓好規模擴張和提質增效,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老樹發新芽”。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統籌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政策鏈,聚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提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發揮優勢、補齊短板、突破重點,大力促進傳統服務業優化提升,加速新興服務業培育。
#p#分頁標題#e#雙招雙引將成為今年濟陽區的“一號工程”,深入實施“1517”招引工作體系,構建全員招商與重點招商結合、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并重的新格局。在這一方面,濟陽區將通過強化專業招商,加強鏈條招商等方式,加強招商引資。此外,濟陽將實施人才培育工程,設立1000萬元人才工作專項資金,提升人才吸引力。并且開工建設人才大廈,吸引高端人才進駐,推動招智引產。配套建設200套人才公寓,改善創新創業環境。
項目建設,為城市發展帶來強大的后勁。濟陽區將牢固樹立“項目為王、落地為要、投產為上”理念,加快推進全區重點項目建設。堅持領導掛帥,實行區級領導包掛重點項目工作體制,明確服務主體,切實沉下身子,現場辦公,及時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難題。
“堅持以改革增動力,以開放促發展,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贏得發展新優勢。”報告指出,濟陽區將以更大力度改革攻堅。今年,濟陽區將啟動政府行政機構改革,3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務,還將抓好國有企業集團化改革,組建農發集團、城建集團,成立環衛保潔公司。此外,濟陽區還將繼續深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大部分事業單位的企業化改革力度。同時,還要探索推進鎮(街道)績效考核試點改革。
補齊民生短板
滿足市民新期待
濟陽區還將聚力推進城市提升。以快速城市化和提升工業化“兩化”融合戰略為引領,按照與中心城區高度融合的要求,全面提升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孫戰宇表示,今年,濟陽區將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和澄波湖、大寺河等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報批,加快編制公共交通、供熱等專項規劃。在棚改舊改工程方面,將完成棚改舊改三期2866戶居民、35萬平方米拆遷和前期未征收房屋的征收拆遷工作。啟動富陽嘉園、鳳凰社區、建筑公司和針織廠四個安置區建設,確保產權調換區、菅家社區、濱河社區部分房源竣工驗收。
拆違拆臨、建綠透綠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方法。今年年內,濟陽區將完成拆違拆臨1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裸土治理5萬平方米、新建道路綠化提升33萬平方米。
在發展的同時,濟陽區還將堅持民生優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今年濟陽區將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遷建第二實驗中學,改建實驗幼兒園,建成啟用永康街小學、第二實驗幼兒園。完善便民設施,建成啟用濱河社區、正安社區、康瑞社區3處農貿市場。加大助殘力度,實現高中(中專)及以上學歷在讀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教育資助、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有需求的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三個全覆蓋”。加快衛生設施建設,遷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婦女兒童醫院主體工程。
實施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完成雅居園六區、武裝部宿舍樓基礎配套更新和環境整治提升。改善商業街環境,對興化步行街和老城商業街店鋪立面、道路、管線等進行整體改造提升。強化科普陣地建設,建成啟用區科技館。
此外,濟陽區還將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1處區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1處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建成3處城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6處農村幸福院。并且加強司法救助,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辦理援助案件300件以上。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全年新增城鎮就業290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9500人以上。通過這些實事,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更濃的幸福感、更強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