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7日電 近日,由New Media 新媒體聯盟主辦的“2019新盟盛典暨新媒體領袖峰會”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閆永、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阿里大文娛副總裁周曉鵬、知名專欄作家石述思等重量級嘉賓出席了本次峰會,共同分享了對于2019年新媒體發展趨勢的最新判斷。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閆永
阿里大文娛副總裁兼UC總編輯周曉鵬在峰會上表示,在碎片化時代下,內容生產與傳播其實很簡單,就是幫助用戶省時間和吸引用戶花時間兩點;同時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提到,現在三四線城市,甚至是縣城中的老年人都在刷抖音快手,因此想要抓住新的流量紅利,則要將生活化的內容跟互聯網下沉趨勢相匹配。
阿里大文娛副總裁兼UC總編輯 周曉鵬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
2019年,短視頻行業走到了十字路口,“一夜現爆款”的時期已過,接下來短視頻行業之爭會更加激烈。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局面,大會邀請到了北京時間副總裁田艷、鳳凰網副總編輯李小鳴等幾位資深專家進行了一場圍繞“短視頻”的圓桌論壇。
論壇上田艷以自己所在的北京時間舉例,分享了當下短視頻行業的發展趨勢。“《北京時間》最早就是做新媒體平臺的,我們擁有全媒體資質,并且打造了一個自己的流量平臺叫做‘時間號’,現已擁有大量的自媒體入駐用戶。我們在2017年時洞察到了短視頻未來的市場前景,因此我們做了以時間視頻為矩陣的MCN,包含眾多內容賬號面向全網分發推廣。整個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開放平臺,而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既提供流量,同時也向外分發內容。”
“論道短視頻”圓桌論壇
短視頻的興起也給媒體營銷格局帶來了新的變化,談到這個話題時,田艷結合自己多年橫跨媒體營銷和內容的行業經驗指出:“我們看到大量非傳統媒體和媒體人在進入內容創作領域時,尤其注重商業化變現的能力,但是傳統媒體和媒體人在轉型進入新媒體領域時,反而更側重內容生產的能力,如果我們能夠把內容生產和最終的商業化變現作為同樣一個緯度的問題來思考,那么我們將會探尋到更多的市場機會。”
對于想開拓短視頻市場的行業新秀,田艷也分享了個人心得,“在適合自己的垂直領域內,做你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有獨特標簽和個性的短視頻內容,同時思考清楚未來商業化變現在哪里,找到適應整個內容生產方式,這才是未來各個平臺、自媒體和新媒體創業,應該要去走的一個方向。”
#p#分頁標題#e#
北京時間副總裁田艷論道短視頻
就新媒體行業在2018年的監管風暴、打擊洗稿等關鍵話題,人民網輿論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祝華新在峰會發表演講時表示,除了加強監管,我們還應該正確看待新媒體的積極的作用。首先,借助網絡輿論,我們能夠推動社會治理精細化。其次,今天社會轉型期面臨巨大的社會心理壓力,而新媒體娛樂功能可以釋放社會壓力。最后,隨著新媒體逐漸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甚至是縣城、農村,新媒體將會釋放互聯網普惠紅利。
人民網輿論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祝華新
2019年,新媒體的大航海時代即將結束,但北京時間還將在通往新型主流媒體的的賽道上,以更強大的自我預期加速奔跑,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