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小游戲將迎來第一個春節。1月21日,微信小游戲官方總結了過去一年的運營規則,以幫助小游戲開發者更加了解平臺的運營規則,在春節期間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小游戲體驗。
2018年,小游戲平臺致力保障于小游戲運營和開發環境公平、健康發展,為廣大微信用戶提供優質的小游戲體驗。同時,也對以下違規行為進行了重點關注和處理:濫用分享行為,侵權行為,分享卡片與游戲內容不符,低俗內容,紅包違規,非規范使用虛擬支付能力。
截止目前,小游戲平臺處理的違規行為總數為3208例,累計處理了355例分享濫用行為、42例侵權行為、拒絕6300單侵權代碼提審請求、下架代碼侵權游戲30款、處理了1017個涉嫌混淆名稱、452例分享卡片與游戲內容不符行為、801例低俗內容、73例非規范使用虛擬支付能力的行為。
1.濫用分享行為
具體規則:
小游戲不得強制分享;不得以彈層、彈窗、大圖等形式利誘分享。
違規案例:
濫用分享行為處理規則:
一經發現,將根據違規程度對該小游戲封禁分享能力3-30天直至永久。
針對濫用分享行為,小游戲平臺發布了以下行為規范:
2018年5月9日, 小游戲官方發布《小游戲拒絕“分享濫用”行為,請開發者注意》 。
2018年5月17日, 小游戲官方發布《小游戲分享濫用新“雷區”,注意別踩》 。
2.侵權行為
具體規則:
未經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他人商標、版權內容以及其他侵犯他人合法知識產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名稱、頭像、簡介、美術素材、音樂素材、代碼包等。
①關于內容侵權
違規案例:
(左邊為侵權小游戲,右邊為被侵權小游戲)
處理結果:侵權小游戲受到永久下架處理。
②關于代碼侵權
違規案例:
(此為侵權小游戲)
(此為被侵權小游戲)
處理結果:侵權小游戲受到永久下架處理。
③關于混淆行為
具體規則:
小游戲的名稱和簡介、描述不得與已有小程序(小游戲)或公眾號重復或混淆;不得以添加無實質意義的字母、符號等任何方式來避開、繞開微信小程序的平臺規則及規范。
違規案例:
侵權及混淆行為處理規則:
侵權小游戲一經發現,將根據違規程度要求小游戲限時整改侵權內容或永久下架處理;名稱、頭像、描述涉嫌混淆他人的小游戲,混淆資料將被清空。
針對侵權行為,小游戲平臺發布了以下行為規范:
2018年6月1日,小游戲官方發布《微信公布線上處罰規則,拒絕81款侵權小游戲》 。
2018年7月24日,小游戲官方發布線上侵權投訴指引《堅持原創保護,打擊游戲雷同抄襲有新招》 。
2018年8月7日,小游戲官方發布小游戲侵權處理報告《千款游戲整改,微信發布最新小游戲侵權處理報告!》 。
2018年9月28日,小游戲官方發布《小游戲“免坑手冊”第二輯》 。
3.分享卡片與游戲內容不符
具體規則:
小游戲分享卡片不得與游戲內容不符,包括且不限于低俗、仿冒視頻、仿冒新聞、謠言等內容。
違規案例:
分享卡片與游戲內容不符處理規則:
一經發現,將對該小游戲封禁分享,或分享卡片自定義能力3-30天直至永久封禁。
針對分享卡片與游戲內容不符的行為,小游戲平臺發布了以下行為規范:
2018年8月20日,小游戲官方發布分享圖片使用規范《小游戲卡片博眼球,這樣分享可 不行!》 。
2018年9月6日:小游戲官方發布《小游戲“免坑手冊”第一輯》 。
4.低俗內容
具體規則:
#p#分頁標題#e#小游戲分享卡片、名稱、頭像、簡介、游戲內容中不得傳播淫穢、色情或低俗信息,低俗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暴露圖片、挑逗內容等,或包含非法色情交易的信息。
違規案例:
低俗內容處理規則:
一經發現,將對該小游戲封禁搜索、分享能力30天直至永久下架處理。
針對低俗內容,小游戲平臺發布了以下行為規范:
2018年9月20日,小游戲官方發布《小游戲發布內容規范》 ,明確低俗判定標準及尺度。
5.紅包違規
具體規則:
游戲內帶有現金紅包獎勵或類似現金獎勵提現玩法的,不得設置任何附條件于打開紅包或提現的環節,包括但不限于要求用戶分享以及查看視頻廣告方可打開紅包或限額提現、限期到賬、以及使用任何非小游戲場景提現的行為。
違規案例:
紅包違規處理規則:
一經發現,將根據違規程度對該小游戲封禁被搜索、分享、跳轉能力3-30天直至永久下架處理。
針對紅包違規,小游戲平臺于2018年1月14日通過站內信發布紅包使用規范 。
6.非規范使用虛擬支付能力
具體規則:
小游戲開發者提供支付方式需與官方簽署協議,公布的準則或要求一致,違規情形包括,但不限于:1. 通過關注/跳轉公眾號發起小游戲充值;2. 通過跳轉小程序發起小游戲充值;3. 通過打賞形式發起小游戲充值;4. 通過客服消息提示引導其他方式發起小游戲充值。
違規案例:
非規范使用虛擬支付能力處理規則:
一經發現,將根據違規程度對該小游戲封禁包括但不限于被搜索、分享、跳轉能力3-30天直至永久下架處理。
針對非規范使用虛擬支付能力的行為,小游戲平臺發布了以下行為規范:
2018年6月29日,小游戲官方公布虛擬支付能力使用規范《小游戲需使用官方支付方式,開發者請自查》 。
2018年9月6日:小游戲官方發布《小游戲“免坑手冊”第一輯》 ,明確小游戲虛擬支付使用規范及對應違規案例。
以上為2018年小游戲重點關注的違規行為。2019年,小游戲平臺將繼續通過完善流程、公布策略以及線上監管等方式,重點關注和處理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上的違規行為,保證生態的健康發展、保護用戶體驗,保護開發者權益。
想了解更多小游戲運營規則的開發者,可在微信公眾 平臺 查看更多相關規范,避免違規。
關注ITBear科技資訊公眾號(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興趣的科技內容。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