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月21日電 (楊顏慈)江蘇省公安廳21日通報“凈網2018”專項行動成果。通過持續近一年的行動,該省公安機關共偵破網絡犯罪案件67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2萬余名,清理各類互聯網違法有害信息25萬余條。
當天上午,江蘇省公安廳召開2019年首場新聞發布會,通報備受公眾關注、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網絡犯罪偵破情況。
據江蘇省公安廳副巡視員,網安總隊長、“凈網2018“專項行動辦公室主任惲愛民介紹,自去年(2018年)2月7日起,國家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網上秩序打擊整治專項行動(代號“凈網2018”),江蘇省公安機關對各類網絡犯罪持續發起凌厲攻勢,不斷掀起破案高潮。
據統計,針對網上黑客攻擊和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猖獗泛濫的情況,江蘇各級公安機關集中力量偵破此類案件70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94名,揪出信息泄露源頭135個,摧毀制作傳播黑客工具的犯罪團伙26個;針對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網絡淫穢色情和網絡賭博犯罪,偵破網絡賭博和色情案件32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92名,打掉非法網絡賭博平臺127個,色情網站和直播平臺219個;針對為網絡犯罪提供技術、推廣、結算等幫助的黑灰產業鏈快速膨脹的情況,打掉為網絡犯罪“輸血供電”的網絡服務商32個。
此外,針對網絡犯罪源頭加速向境外轉移的情況,江蘇警方先后赴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等地,在當地警方支持下打掉4個網絡犯罪團伙,押回境外犯罪嫌疑人30名。
“從總體情況看,趨利性是網絡犯罪最顯著的特征。什么犯罪獲利多,獲利快,不法分子就更多,發案率也更高?!苯K省公安廳網安總隊副總隊長王猛分析稱,網絡詐騙、數據交易、網絡賭博、網絡色情等犯罪活動較為突出,占到全部網絡犯罪種類的60%以上。
針對這一特點,江蘇警方針對如何保護個人信息,特地向廣大網民“支招”:一是各類帶有個人信息的單據憑證不隨意丟棄,應及時涂抹銷毀;二是注意保護個人證件信息,身份證復印件需寫明用途;三是不在微博、群聊、朋友圈中透露個人信息;四是謹慎在網上填寫個人信息;五是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如對個人賬戶要設置復雜密碼,對不要密碼或不需要驗證的公共Wi-Fi要謹慎接入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