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風控的問題,拼多多表示公司一直有風控體系建設,而且本次事件不涉及任何數據安全問題,平臺消費者原本正常領取的優惠券使用不會受到影響。為進一步加強“特殊優惠券”相關風控體系,拼多多透露公司已成立技術專組。
對于拼多多“被薅羊毛”一事,某反詐騙安全團隊專家陳鋒(化名)表示,有許多手段可以防止平臺被惡意“薅羊毛”,包括限制優惠券的總數以及優惠券的應用場景,“比如設置最多10萬張券,只能用于滿200元的實物訂單,再加上最基礎的防薅羊毛策略,就能保證不出大問題”。
對于為何風控系統沒有監測到異常情況,拼多多回應稱事件發生時正值平臺大促,其間有大批量平臺正常發放的優惠券被消耗。直至當日上午9時,遭盜取優惠券和正常優惠券的總和突破平臺預設閾值,系統才監控到異常并自動報警后,拼多多在第一時間修復相關漏洞。
根據網友截圖,此次事件中拼多多的優惠券屬于“無門檻全場通用”,還有網友曬出了充值話費、購買Q幣的截圖,有的充值金額甚至高達5萬元。“在此事件中,拼多多的業務規則出現了問題,最基本的防薅羊毛手段都沒有設置。”陳鋒稱。
在陳鋒看來,目前確實存在專業的“羊毛黨”,針對不同平臺,這些羊毛黨擁有注冊賬號(涉及手機號、接碼平臺等)、下游支付渠道、清洗轉移渠道等等,而消息靈通與否以及設備的專業程度則決定了這些羊毛黨的收入。
“羊毛黨”的行為涉嫌犯罪嗎?
律師:可能涉嫌盜竊罪,看司法機關定性
事實上,在《拼多多服務協議》7.1禁止行為中已明確,用戶使用拼多多平臺外掛和/或利用拼多多平臺當中的Bug來獲得不正當的利益赫然在列。
韓驍表示,用戶利用系統漏洞大量領取平臺的優惠券并以此獲利,可能涉嫌盜竊罪,若獲利數額達到相關標準,則有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不過他強調,如果是平臺的普通客戶,并非有意識地通過這一安全漏洞大量領取優惠券牟利,而僅領取了數量較少的優惠券,沒有盜竊的主觀故意,客觀上獲利也未達到量刑標準,則并不構成盜竊罪。
對于薅羊毛黑產是否涉嫌違法犯罪,陳鋒表示比較難以判斷,“一般而言首先必須有公司報案,而此前的實際案例中,最多的情況可能會協商,協商不成按詐騙來辦,但最終是否違法或者犯罪還要看公檢法機關的定性。”
拼多多在最新的公告中表示,對于遭裹挾的普通消費者,平臺主觀意愿上不會進行進一步追責,但不支持此類非正常行為。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超強認為,黑產灰實際上是一個網絡術語,并沒有明確的概念和外延;從拼多多事件來看,所謂“黑產灰團隊”,有幾個事實應當是明確的:1.應當是主動尋找系統漏洞,而非進行系統破壞和篡改;2.主觀上知道是漏洞;3.客觀上利用漏洞牟利;4.優惠券應當是具有一定價值的財物。從犯罪構成要件看,個人認為涉嫌盜竊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則表示,當平臺出現優惠券Bug,且原因不明時,分兩類情況:第一,若是涉及計算機系統破壞出現Bug的,屬于《刑法》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情節特別嚴重有五年以上的刑期。第二,若是不涉及系統破壞,僅是利用漏洞,這類情形嚴重的話,實踐中涉及盜竊罪、侵害知識產權罪,不嚴重的話,薅到的券屬于不當得利,應予返還。
在此次拼多多事件中,黑灰產團隊在刷了足夠多的優惠券賺取利潤后,出于“法不責眾”的心理將優惠券鏈接公布于眾。朱巍認為,除了自己刷,還發布相關信息的人,傳播這類信息可能涉及前面罪名的共犯,也可以單獨構成傳授犯罪方法罪,或構成擾亂市場秩序的行政處罰。
在朱巍看來,少量刷的人,一般不構成犯罪,但其“所得屬于不當得利,應及時予以返還”。若是在事實公布后還刷的,就構成盜竊罪。
曹磊表示,對黑灰產的認定從嚴格意義上講,應該由相應的監管部門,或者是公安網監來進行認定。當然,平臺方如果能夠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材料,也將有助于監管、司法、公安等部門進行認定。
對拼多多影響有多大?
目前營銷費用驚人,正在招一大撥風控專家
憑借著社交電商全新打法,成立僅三年時間的拼多多已經是國內最成功的獨角獸企業之一。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布研報,首次把拼多多納入研究范圍,給予“增持”評級,并把目標股價定為29美元。
#p#分頁標題#e#拼多多財報顯示,去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實現營收33.72億元,同比增長697%,環比增長24%;去年前三季度共實現74.66億元營收,同比增長約12倍。但并不樂觀的是,拼多多凈虧損進一步擴大,去年第三季度虧損10.98億元,遠高于前年同期的2.21億元;去年前三季度共虧損77.93億元,前年同期為5.39億元。
拼多多仍在投入大量的資金拉新,通過冠名綜藝節目等方式繼續拉動用戶增長率和活躍度。財報顯示,去年第三季度拼多多的銷售及營銷費用高達32.3億元,同比增長655%,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牌推廣活動及線上線下廣告及促銷活動增加所致。
拼多多狠砸營銷費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獲客成本在走高。2017年三季度,拼多多單個新用戶的獲客成本為13元,但去年上半年已經飆升至55元。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拼多多在去年第三季度投入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828%,但其研發費用僅為銷售和營銷費用的1/10。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拼多多已于1月20日下午在招聘平臺發布多個與風控相關的職位招聘,包括風控總監、風控策略/模型專家等。
經過此次事件后,拼多多的研發費用或許將保持高增速。
■ 延伸
“薅羊毛”黑產已發展出高度分化的產業鏈
陳鋒對記者表示,“薅羊毛”行為指的是新興消費群體搜集網貸平臺、電子商城、銀行、實體店等各渠道的優惠促銷活動、免費業務之類信息,注冊大量“小號”模擬大量正常用戶參與活動,從而以相對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物質上的實惠,這一群體被稱為“羊毛黨”。
不僅“薅羊毛”,還刷好評、做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