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月26日電 (李雋)26日,青海省政協第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該省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加強保健品會議營銷形式管控,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營銷會議和健康講座,嚴格實行保健食品經營許可準入制度,不能讓會議營銷成為保健品的“詐騙陷阱”。
青海省政協委員趙成茂在提案中稱:近年來,青海省以會議營銷方式銷售各類保健品的經營行為日益增多,部分不法經營者為了賺取高額利潤,多針對老年群體并以虛假宣傳、許諾分紅、免費旅游等違規手段實施非法營銷,引發很多老年人家屬的消費投訴,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與市場監管的難點。
目前,保健品會議營銷缺乏保健品準入資格,保健品銷售企業無需辦理特定的經營許可證,只需辦理可銷售預包裝食品的《食品流通許可證》,由于辦理手續簡單快捷,對企業資金和人員資質沒有專門要求。
保健品銷售企業多以義診體檢、健康講座、優惠直銷、投資分紅和入股養老等詐騙方式捆綁銷售,并用免費試用、贈送禮品等名義吸引老年顧客,銷售場所和營業時間不固定,手段十分隱蔽,難以采集證據,非常不利于開展市場監管。
提案認為,操作規范規范的缺失,導致保健品銷售人員準入門檻很低,素質參差不齊,銷售產品基本靠“套路忽悠”,存在混淆保健品與處方藥品、日常保養與正規治療的概念,還存在虛假宣傳產品功效,夸大保健作用,高價推銷產品的情況;部分老年人缺乏辨別能力,往往掉入“詐騙陷阱”,甚至不遵醫囑被耽誤治療。
提案建議,盡快制定出臺規范保健品銷售經驗行為的指導文件,明確保健品銷售人員的準入條件,實行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建立培訓記錄和從業檔案。加大巡防巡查力度,規范營銷會議和健康講座。在完善保健品經營企業檔案的基礎上,逐步對保健品經營者實施分類分級管理,不定期抽樣檢驗,并在市場監管信息發布平臺和企業信用公示系統上發布公開。此外,嚴格實行保健食品經營許可準入制度,多部門協作溝通,嚴厲打擊違法會銷行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