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抖音發布《2018抖音大數據報告》,根據城市形象視頻播放量,北京是2018年度“抖音之城”,收獲28.3億次點贊,其次是成都和上海。
回顧2018,抖音在城市文化的傳播上,頗有存在感。西安“摔碗酒”,重慶“穿樓輕軌”等視頻的病毒式傳播,讓“抖音之城”成為一座城市在年輕人中,話題度、吸引力的象征。
或許是意識到“抖音”為城市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宣傳效果,城市官方宣傳者也參與進來。
2018年4月,西安與抖音達成合作,2018年9月,成都與抖音達成合作,2018年12月,南京與抖音達成合作……據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共有5724個政務號入駐抖音。
抖音之城新賽道已鋪開,城市文化宣傳的方式正在重塑。
自下而上
城市界,最早的抖音網紅應該是西安。
2017年年底,一段摔碗酒的短視頻,將中國網友的目光聚集在古城西安。而后,毛筆酥、“蛋黃肉夾饃”、大雁塔等西安風土人情被剪輯成一個個15秒短視頻,傳播開來。
抖音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抖音上,標題里帶“西安”、音樂名稱里帶“西安”,或者挑戰名稱里帶“西安”的視頻點贊總量超過1億次,播放總量超過36億次。
2018年春天, “西安為什么在抖音上那么火?”、“西安給了抖音多少錢?”、“抖音西安摔碗酒在哪里?”的新聞、帖子數不勝數。
網紅流量的直接效應是,游客的紛至沓來。由同程發布的《2018清明假期居民出游出行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清明假期,西安的酒店預訂量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國第三。當時有本地生意人告訴媒體:“整個的旅游人群,今年和往年同期相比,至少是三五倍以上的增加,日營業比同期有五六倍的翻番。”
這樣“立竿見影”的旅游宣傳效果,是播放城市宣傳片、戶外燈箱廣告、旅游雜志推薦等傳統宣傳方式難以想象的。
為什么社交短視頻能有如此“功效”?
在抖音眼里,越來越多普通市民的參與是重要的。“他們加入內容生產,讓美食、美景、民俗文化等深入城市毛細血管的實景內容得到記錄與傳播。城市得以更鮮活的呈現”。
相較被精心修飾、文字潤色過的城市宣傳片,市民自我上傳的短視頻少些恢弘,卻更多市井生機。專業攝影師捕捉的是美麗景色,而網友分享的是日常生活。
最理想的城市宣傳,是由每個市民來進行。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陳圣來表示,每一個市民的文化傾向、生命歷程是不一樣的,市民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推廣城市,展示城市的多樣,比官方渠道要好的多。
實際上,在2018年9月發布的《短視頻與城市形象研究白皮書》中,抖音播放量TOP100的視頻中,超80%正是由個人用戶創作。普通人成為抖音平臺上受歡迎城市視頻的創作主力。
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打造城市口碑,也是擦亮城市名片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字節跳動高級總監楊繼斌曾表示,城市形象因此飽滿、平實,更接近生活本身。
主動合作
或許是意識到“抖音”效果,城市開始主動參與這場活動,并希望借勢為所在城市的文化推廣“走一波”。2018年,抖音分別于西安、重慶、南京等城市,達成合作,每次簽約都有幾十上百個城市政務號,批量系統地入駐抖音。
市政部門入駐抖音平臺,與抖音展開合作,這樣的方式是否合適?這個話題在去年還曾引起一波議論。有觀點認為,這會有損政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但對于率先與抖音合作、“第一個吃螃蟹”的西安來說,這個合作是通過短視頻的方式,補齊西安城市營銷短板。
西安城市營銷中,存在內容強而形式弱、目標客群縮水、與年輕群體疏遠三大短板。西安市委辦公廳副主任、西安市網信辦主任劉新鋒曾表示。
實際上,早在2018年4月, 西安市委宣傳部就曾舉行一次專題會議,研究如何利用“抖音平臺”宣傳展示大西安的新形象。
主要內容包括了“高度重視新興傳播方式、工具和平臺,緊跟科技發展趨勢”、“密切關注新媒體新技術,特別是移動端的新應用……研究其傳播規律和特點,做到會用、巧用、用好,展示城市形象,提搞宣傳水平。”
對宣傳新方式的變革、新思路的渴求,西安的急迫感可見一斑。
西安之后,成都、重慶、敦煌等城市紛紛與抖音對接、合作。抓住2018年尾巴,12月24日,南京市委網信辦與抖音宣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
城市主動與抖音合作,“是一個很可喜的現象”,陳圣來告訴城叔,城市不能老用傳統的思維去宣傳、推廣,要去接受新生事物。
一些管理者與青年文化,比如二次元等,有較深的隔膜。我覺得,如果不去理解青年的話,將來也會很難與他們在一個話語系統里說話。
#p#分頁標題#e#曾任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國最高規格國際藝術節之一)總裁的陳圣來告訴城叔,當初上海國際藝術節經過反復的醞釀和討論,決定將流行音樂也吸納到藝術節范疇,“這是為了縮短與年輕受眾的距離,只有他們喜歡了,他們加入了,才可能對他們有所引導。”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在城市宣傳、城市政務發布上,“某種程度上它有一定的迎合,才有一定的引導。”陳圣來說。
近年,也可以看見一些城市宣傳者、政務發布者,從過于嚴肅、毫無生趣的官派,往更喜聞樂見的形式去發展,甚至學會了“皮一下”。這些形式的優化,根本目的落在政府是否能夠利用新形式,進一步和民眾交流互動。
正如抖音告訴城叔的“抖音與城市之間的合作都是水到渠成。這些城市希望用更受普通用戶歡迎的方式來展現自己”。
應該說,“以人為本”的城市文化營銷變革,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