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全體編輯記者開展“學批示 踐‘四力’——新春走基層”活動,連續第十年新春走基層。編輯記者們將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的重要批示精神為動力,自覺踐行群眾路線,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在春節前夕、在回家的過程中,通過記錄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展現祖國各地欣欣向榮、人民群眾歡度佳節的美好景象,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喜慶祥和的濃厚氛圍。
我們將在大眾網、海報新聞客戶端、山東手機報、“兩微”及商業平臺,同步推送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新春走基層:全村一起干 泰安胡茂村旅游景區“盤”出熱鬧年味
時間:1月31日
地點:寧陽縣東疏鎮胡茂村
記者:田陽 王培松
胡茂景區大門
“今年春節,帶你去盤東疏‘十八黃茂’的熱鬧年味!”早在一個月前,泰安寧陽縣東疏鎮胡茂村支部書記吳延春的朋友圈動態里就全是胡茂村要舉辦2019年春節歌舞演唱會的消息。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東疏鎮胡茂村旅游景區每天都有演出活動,游客在景區不僅可以感受熱鬧的新春年味,還可以賞園林美景,憶漢晉古風,品農家百味。
胡茂村是寧陽縣東疏鎮精準扶貧產業項目示范點
1月31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寧陽縣東疏鎮胡茂村,看村民是如何將美麗鄉村夢做成現實的。一進村口,記者就看到胡茂村干凈整潔的道路,青磚白墻、竹籬石路,別有一番“歸園田居、探道淵玄”的意境。村民趙思順正在村里打掃道路衛生,胡茂村這幾年發生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從“偏遠村”到鄉村旅游示范村,都是村兩委一點一點干出來的。“村里發展不錯,我們村民的日子也過得好了。在村里生活很舒服,建的這些娛樂設施也是出門就能玩,比以前村里啥都沒有好多了。今年過年,村里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歌舞表演,特別有年味。”趙思順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胡茂村2017年開始發展鄉村旅游,當時村書記吳延春帶領著130名村干部和村民,去了泰安、兗州、曲阜等地的12個村學習鄉村旅游發展經驗,村民看到別的村發展得好也十分羨慕,都很認同吳延春的發展思路。
胡茂體能樂園
胡茂村黨支部書記趙思順向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講解民俗博物館里的老物件。
于是,胡茂村“活”起來了,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男女老少都主動參與到建設熱潮中,卯足了勁兒地發展。村里先后投資260萬元建設了20余個旅游觀光項目,通過盤活閑置資源,胡茂村先后建成游客接待中心1處、民俗館2處、農家樂3家、民宿旅社2處,購置觀光自行車、馬車、電瓶車,新建萌寵花園、體能樂園、垂釣園、摸魚池、采摘園等農事體驗設施,挖掘博士墻、鴻運門、龍樹等景點,大力發展假日游、家庭游、近郊游,眾多游客慕名前來。2017年,胡茂村接待游客6萬人次,收入達到40萬元;2018年,接待游客突破10萬人次,收入達到80萬元。
全域旅游發展起來了,自然村強民富。趙思順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過去靠種家里的幾畝地,一年也就2000塊錢的收入,現在他把土地流轉給村里,和家屬都在村里干活,能干點啥干點啥,兩個人一年能有50000塊錢的收入。
胡茂村支部書記吳延春介紹,過去,胡茂村是有名的“爛泥洼”,村民靠天吃飯,近幾年來,依靠苗木資源這個優勢,發展鄉村旅游這個產業,村容村貌,集體、群眾收入實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通過土地流轉,村民不僅能得到每畝1050元的土地流轉金,剩余勞動力還能到基地務工增加收入,傳統農民在家門口就成了農業產業工人。同時,對村民選擇增收方式進行合理引導,依托鄉村旅游,引導部分有能力的村民利用自家房屋開辦農家樂,發展民宿及設立特色小吃攤等方式增加收入。“以前都是求著百姓干、推著百姓干,現在群眾反過來攆著我們干了。2018年以來,胡茂村持續釋放生態后發優勢,新增游船、卡通搖搖樂設施,新上無軌小火車1輛,改造停車場1處,開發生態采摘園30畝,為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注入了活力。”
#p#分頁標題#e#趁著鄉村旅游發展的“東風”,胡茂村將在2019年春節假期里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觀光。“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每天都有歌舞表演和演唱會,既能讓村民熱熱鬧鬧、紅紅火火過大年,又能吸引周邊的人來胡茂村體驗鄉村樂趣,還能增加景區的收入,一舉多得。”吳延春信心滿滿,和胡茂村村民一起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一步步實現著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