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濟南12月21日訊 21日下午,山東省信息通信行業防治騷擾電話工作會暨自律公約集體簽約活動在濟南舉行,全省100余家呼叫中心業務企業共120多人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17年號碼標記總量達12.77億次,標記類型包括疑似詐騙、騷擾電話等七大類,其中“騷擾電話”仍是用戶標記最多的類型,占比25.42%。為整治騷擾電話、垃圾短信擾民問題,凈化通信服務環境,在山東省通信管理局的倡導下,山東100余家電話信息企業簽署了自律公約。
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4.2億戶,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新問題也隨之而來。騷擾電話、詐騙電話已成為社會公害,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據統計,2017年號碼標記總量達12.77億次,標記類型主要分為七大類:疑似詐騙、騷擾電話、快遞送餐、中介、推銷、招聘獵頭和出租車司機。其中“騷擾電話”仍是用戶標記最多的類型,占比25.42%,“疑似詐騙”占比為10.74%。
為大力整治騷擾電話,山東省通信管理局結合實際,制定了《山東省通信行業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各呼叫中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規范自身外呼行為,完善商業營銷外呼管理機制,不得營銷擾民,重點開展規范通信資源使用行為、規范營銷外呼行為、建立禁呼名單制度。各呼叫中心企業要自覺規范自身行為,認真踐行自律公約,恪守行業規范、堅持社會責任,完善管理機制,凈化通信環境。
山東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騷擾電話舉報投訴、違法違規問題、媒體曝光造成惡劣影響的事件,將追根溯源,有案必查,查實必罰。對問題嚴重的主要負責人和具體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對嚴重違規企業,將予以行政處罰并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并向社會公布。(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