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上海“00后”心目中最崇拜的偶像?
12月24日,在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成果發布研討會”上,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楊雄研究員發布的《上?!?0后”青少年心目中偶像調查報告》對此予以了回答。
楊雄表示,通過調查,課題組發現,當代上海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呈現出當代性、杰出性、標志性等特征,反映出這一代青少年多元、開放的道德審美取向與偶像接受心理。從調查結果來看,習近平、毛澤東、鄧小平和周恩來四位政治領袖,作為“00后”青少年學生“心目中最崇拜偶像”高居前位,且票選較為集中。馬云、錢學森、雷鋒、袁隆平、魯迅、愛因斯坦入選靠前,位列前15位。也有一些當紅藝人進入前15位,比如,王源列13位、易烊千璽列14位??傮w而言,上?!?0后”最崇拜的偶像較為正面,也反映出這一代年輕人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
楊雄認為,青少年文化就是偶像文化,青少年時期既是偶像崇拜時期,也是其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了解誰是他們心中的偶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年輕一代的思想趨向和價值觀走向。因此,為進一步了解當代青少年對青春偶像、人生榜樣的內心要求與現實狀況,今年9月—10月,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課題組對上海當代青少年學生做了相關內容調查。調查樣本覆蓋全市小學、初中、高中(包括職高、技校)在校學生。
最崇拜偶像以當代杰出人士為主
楊雄表示,調查獲得了如下發現:
一是“00后”心目中最崇拜偶像以當代杰出人士為主。習近平、毛澤東、鄧小平和周恩來四位政治領袖,作為“00后”青少年學生“心目中最崇拜偶像”,高居前位,且票選較為集中。這充分反映出上述四位領袖人物在當代青少年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折射了當代青少年對中國40年來改革開放取得成就的積極認同和對當代偉大人物之崇敬心理。此外,馬云、錢學森、雷鋒、袁隆平、魯迅、愛因斯坦六位入選靠前,位列前15位。
二是流行音樂歌手、當紅影星、著名球星、網紅藝人,依然是“00后”青少年心目中最受追捧之青春偶像群體,入選人數比例都較大,占入選前100位偶像人物之30%。尤其是時下偏陰柔審美風格的男歌手,像王源(13位)、易烊千璽(14位)、華晨宇(17位)、王俊凱(23位)以及李易峰、鹿晗等,均受到“00后”青少年明顯追捧。相對而言,那些思想先驅、民族英雄、英模人物等入選比例偏少。例如,在入選位列前100位之“00后”青少年偶像中,雖然不少青少年提及楊利偉、孔子、馬克思、邱少云、董存瑞、岳飛、屈原等,但與上述年輕流行音樂歌手、當紅影星、著名球星、網紅藝人相比,票選與排列相對靠后不少。
三是排名前50位中,著名科學家占比偏少,僅有8位(錢學森、袁隆平、霍金、愛因斯坦、愛迪生、居里夫人、陳景潤、牛頓);著名作家、詩人更是僅入選4位(蘇軾、冰心、李白、金庸);而能代表當代杰出藝術家、音樂家入選更少(僅郎朗一人)。
四是“我的老師”是被“00后”青少年學生提到較多的一個特殊群像。不少“00后”青少年學生視“老師”為自己“心目中最崇拜的偶像”,從而使“老師”成為此次“00后”青少年“最崇拜”的、唯一沒“指名道姓”的偶像群體。這說明,在未成年人青春期,老師對中小學生之人生影響是最直觀、最貼近的。
五是人氣較高的成功企業家有三位入選,分別為馬云、比爾·蓋茨和喬布斯,且排名較靠前,都從事IT行業……他們對“00后”一代青少年學生示范性強,他們的成功勵志故事對當代青少年就業、人生選擇等影響也較大,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某種選擇趨勢和導向。
深入研究“00后”一代的認知方式和審美取向
楊雄認為,青少年時期是個體社會化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重要起步階段。從青少年發展心理學視角看,在這一生命階段,他們特別需要人生榜樣、青春偶像。與此同時,青少年成長與價值觀養成,也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力與奮斗。因此,如何將當代青少年崇拜偶像、追求夢想的理想、激情保護好、正確引導好,有重大意義,這也將是學校、家庭、社會等的重要使命與應有責任。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加強正面引導,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應通過各種渠道、載體、平臺、方式擴大對各行各業對祖國、對民族、對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巨大成就的杰出人物的廣泛持續傳播。此次調查發現,除了前十位入選者相對集中,其他入選者票選都相對分散。這深層次反映我們學校、社會、媒體對青少年“當代偶像”“先進人物”“青春榜樣”仍缺乏整體包裝、精心推薦,這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p#分頁標題#e#第二,在尊重當代青少年對青春偶像崇拜的主體選擇的基礎上,深入研究“00后”一代的認知方式、審美取向。時下每年各部門也會開展各種評選活動,但大多仍較遠離當代青少年的生活世界,評選出來的勞模、英模以及各行各業杰出人士,能被“00后”一代廣為知曉、具較大吸引力、示范效應的“偶像”仍較少。建議讓青少年學生多參與到一些重要文化評選活動中;也可讓青少年社會組織自己推薦、評選類似“心目中最崇拜人生偶像”活動,這易激發青少年“帶入感”與主體參與性,也將對青少年健康審美心理、積極進取人生態度養成益處很大。
第三,中小學生教材編寫,可增大當代優秀人物、杰出事跡的推崇、引介、弘揚。此次調查中,邱少云入選第49位,但“內容配對”統計分析,僅57%小學生“知曉”他是志愿軍英模人物。這提示我們,編寫語文、品德乃至學科教材,如何挑選、如何敘述杰出人物和他們的卓越成就、突出業績,仍需精心組織與精心策劃。建議可以從今年入選“改革開放40年”100位杰出人物中來選編相關教材、讀物。
第四,廣告、媒體、影視界對青少年應正確引導,自覺肩負社會責任。大眾媒體要減少類似陰柔審美傾向、“花男式”偶像的商業化過度包裝,而應加強對當代青少年正面、進取、陽剛、有責任等青春偶像、示范人物之推薦、引導。加強青少年偶像文化建設,并將之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抓手。
第五,應進一步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大中小幼各階段,可以大力宣傳當代優秀教師代表,發揮學校、老師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品德引領、人生引路作用,幫助“00后”“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德育、教師的育人功能。同時,要積極推進家校共育和家庭教育,提高家長自身示范與指導孩子能力,引導當代青少年將先進、杰出人物、偶像作為人生榜樣,邁好人生第一步。
此次研討會上,除了發布改革開放40年社會文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還對這40年來經濟發展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了交流。會議特邀人民日報上海分社副社長李泓冰、新華社上海分社副社長季明、光明日報評論部主任蔡闖和解放日報社黨委副書記周智強四位媒體專家對發布的科研成果進行點評。研討會由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宣傳部和科研成果傳播辦公室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