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有一種手機網絡APP賺錢方式非常火爆,甚至讓人感覺看似不可思議,那就是——通過看新聞來賺錢。不僅數以萬計的網友為之迷戀,從而沉迷于“閱讀量”、“好友邀請”當中,仿佛真做到了“知識就是金錢”,而且據說開發此類軟件的企業已經赴外上市了,一切似乎讓人感覺如夢似幻。
那么,它是如何實現看新聞賺錢的呢?原來,這類軟件通過邀請好友得紅包的方式獲得活躍用戶,而通過點擊閱讀新聞,用戶則可以獲得閱讀點數,一定比例的閱讀點數則可以進行提現。但是,經過筆者試用,通過閱讀獲得的獎勵,可以說微不足道,要想獲得高額獎勵,只能通過另外一種最主要的賺錢方式——收徒,也就是說,只有成功邀請一位好友下載并使用這個APP ,才可以獲得較大數額的現金獎勵,因此大家只能不停地拉人頭,才能獲得收益。
實際上,剝開此類軟件“閱讀獲得價值”的華麗外衣,其內涵實際上是一種推廣手段與營銷游戲,軟件里的新聞基本都是一些沒有內涵的文章,很多都是內容低俗,沒有什么營養的陳年老醋,除此之外,滿屏都是牛皮癬一樣的廣告,每隔三五條內容就會出現一條廣告,閱讀體驗非常差。
其實,對于網絡媒體來說,營銷手段只能獲得一時痛快,要想長久的留住用戶,只有不斷提升使用體驗。對于用戶來說,好的閱讀軟件不僅有助于用戶養成習慣形成使用黏性,而且有助于提升軟件的口碑,使更多的優質文章與優秀作者進駐平臺,形成優勢互補,單一的輸血不是長久之計,優質的造血才能促進平臺轉型與發展。
其次,越來越多的閱讀者希望獲得高質量的新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人們不再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去做無用功,企業平臺不能再靠噱頭與營銷手段來獲得客源。平臺的提質既是用戶的呼聲,也是自身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大數據”時代同樣需要平臺媒體,對新聞保持一顆敬畏之心。新聞是人民群眾了解時事,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與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具有十分廣泛的聯系,凝結了人們的創造性勞動,作為輿論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權威。如果新聞平臺為廣告所污染,將會對社會風氣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君子取財,取之有道”,一時的營銷手段,不會給企業帶來長久的獲利,反而可能埋下不可預知的地雷,可謂得不償失。在這個全民閱讀的時代,希望企業平臺盡快擺正自身形象,早日走上真正的“知識獲得價值,閱讀獲得能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