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11月3日上午,位于國家會展中心3樓的進口博覽會新聞發布廳座無虛席,首屆進口博覽會開幕前最后一場重量級新聞發布會在這里舉行。
新聞發布會10點開始,然而早上8點半不到,就有記者提前到場準備搶占最佳位置。9點左右,發布廳內150多個座位已經擠得滿滿當當,過道中間、座椅兩側也站滿了記者,攝像機、三腳架、話筒、筆記本等記者常用工具已經擺放就位。
在簡單的情況介紹后,問答環節開始。一個個問題連珠炮似地被拋向臺上的幾位嘉賓,其中不少頗為尖銳,對此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以詳實的數據、有力的事實一一回應。
“這次高規格博覽會真的能夠解決外國企業在中國做生意的擔憂嗎?一種聲音認為,這次會議只是沒有實質作用的宣傳秀,如何回應這種質疑?”
“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切實體現了中國政府主動開放市場的真誠意愿。”
“這一次美方的企業參展情況如何,這次的博覽會將對貿易摩擦以及中美貿易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首屆進口博覽會有近180家美國企業來參加,參加的企業數位居參展國家中的第三位,高通公司、通用電氣、強生集團、通用汽車、杜邦公司等多家美國全球五百強和跨國公司均由公司的高管親自率隊參會。這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市場和進口博覽會對美國企業的吸引力。”
針對不發達國家參展情況,進口博覽會副局長孫成海的回答,也盡顯大國風范。他說,為了支持最不發達國家參展,我們為每個參展的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兩個免費展位。通過務實舉措和行動支持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分享中國市場的機遇,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
新聞發布會現場也不失輕松氛圍。當被問及進口博覽會為何獨獨“青睞”上海時,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先是“自嘲”了一番:“如果說為什么選擇在上海,我想王部長回答更權威,我回答的話,變成‘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了。”引得現場一片笑聲。調侃過后,周波從上海的工業、經濟、文化等實際情況出發,客觀仔細地分析了上海的優勢,并表示上海將抓住進口博覽會機遇,進一步擴大開放。
近兩個小時的發布會,有關進口博覽會的新聞不斷傳出,嘉賓們的回答不僅介紹了首屆進口博覽會的籌辦情況,更向全世界的記者們傳遞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