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榆林訊 近日,榆林市委宣傳部組織榆林傳媒中心等新聞單位,評選出2018年榆林十大新聞。
一、橫山、定邊兩縣區脫貧摘帽
9月26日,陜西省政府辦發布《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延長縣等4縣(區)脫貧退出的批復》,我市橫山區、定邊縣正式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在精準脫貧工作中,定邊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3.6萬人減少至0.33萬人,橫山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4.95萬人減少至0.28萬人,脫貧4.67萬人;脫貧戶均達到“兩不愁、三保障”要求,退出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條件明顯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錯退率均低于2%、漏評率均低于2%,群眾認可度超90%。
二、國務院批復同意《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
年初,國務院批復同意《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是我市繼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呼包銀榆經濟區發展規劃、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規劃、呂梁山片區扶貧攻堅規劃等國家級規劃后,又一次全市域進入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的規劃,也是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之后,又一個涉及陜西省的國家級城市群規劃。
三、省政府出臺《意見》支持榆林高質量發展
繼2008年省委、省政府出臺支持榆林“跨越發展”和“持續發展”兩個“27條”政策意見之后,2月14日,省政府再次出臺《關于支持榆林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我市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陜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黃土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步伐。
意見明確了榆林發展定位,也為榆林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對榆林提升在全省、全國發展中的地《意見》明位意義重大。
四、榆林市營商環境和輿論環境全面優化
2月4日,榆林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全面啟動,力爭通過3年時間使全市營商環境和競爭力指標達到國內先進地區水平。榆林市民大廈政務服務中心啟動運行,市級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中心,成為全國一流的政務服務中心。社會信用不良指數從13.78%降至2.9%,城市綜合信用指數11月份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86位,與年初相比排名上升154位,較去年同期上升173位。
8月以來,開展打擊新聞敲詐整治輿論環境專項行動,新聞敲詐勒索共立案117起,深挖破案441起,涉案人數137人,涉案金額2156萬余元。約談了一批刊發、傳播不實信息的自媒體負責人,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不良信息,關停了一批違法違規網站和賬號,輿論環境明顯改善。
五、榆林市在西南新區打造科創新城
今年,啟動建設榆林科創新城,打造經濟轉型、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樣板。將在西南新區劃定30—50平方公里區域,堅持規建一體、國際招標,企業化運作、封閉式管理,謀劃布局“趕超產業”,跨越“梯級產業轉移”路徑,打造一個高水平的沙漠綠洲城區。該項目將建設科創新城與促進高校發展結合起來,建設開放式的榆林大學,真正讓榆林成為科學技術的試驗田、科技成果的轉化地。中關村天合(榆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研究院率先落戶科創新城,開啟榆林市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的序幕。
六、榆林榆陽機場升級為中型機場,開通兩條國際航線
12月9日晚11時50分,來自泰國曼谷的FD468航班平穩著陸在榆林榆陽機場,這是繼12月8日晚榆林至越南芽莊航線開通后,又一條國際航線正式開通,榆林人民國際航線直飛夢想成真。榆林榆陽機場是我省首個對外開放的支線機場,開通的兩條國際航線每周各發送4班,可基本保障我市群眾的出行需求。
12月16日上午10時,隨著由西安飛抵榆林的東航MU2287次航班平穩著陸,榆林榆陽機場旅客年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大關,一舉成為陜甘寧青四省區第一個跨入中型機場行列的支線機場。
七、榆林市多個重大電力項目實現歷史性突破
今年,榆林市多個煤電轉化、電力外送項目實現歷史性突破。9月4日,陜西首臺正式投運的百萬千瓦發電機組——陜投集團清水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號機組在府谷縣并網。10月24日,全國首臺百萬千瓦間接空冷發電機組、全省首臺百萬千瓦外送發電機組——陜投集團趙石畔煤電一體化項目1號機組并網成功。11月24日,全國首條750千伏新能源綠色電力外送通道、全省首條新能源電力外送通道——陜北至關中第二通道輸變電工程全線貫通。12月13日,全球首臺“三塔合一”百萬千瓦間冷機組、全省首臺1000千伏特高壓外送百萬千瓦機組——榆能橫山煤電一體化項目2號機組投運。
八、“四館兩中心”等多個民生項目開工建設
#p#分頁標題#e#4月24日和8月2日,榆林中心城區25所學校和“四館兩中心”即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東沙文體館、體育中心、會展中心等多個民生項目先后集中開工。中心城區學校、幼兒園建設項目包括幼兒園20所、小學4所、初中1所,建成后可增加19470個學位。“四館兩中心”項目總投資約58億元,建成投運后將成為豐富市民文體生活、提升市民幸福指數的綜合平臺,成為全方位展現榆林城市魅力的“會客廳”“金名片”,為榆林建成陜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12月22日,榆林首個萬達廣場開業,成為榆林目前最大規模的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
九、榆樹和桃花成為榆林“市樹”“市花”
10月26日,在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決定批準榆林市的市樹為榆樹、市花為桃花。市樹、市花是一座城市地域特點和人文特色的象征,是城市形象和魅力的物化名片,也是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必考標準,評選市樹、市花意義重大。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用一年多的時間,通過市民海選、專家評議、會議審查等辦法,將榆樹推薦為市樹,桃花推薦為市花。
十、榆林獲2022年省運會舉辦權,成功舉辦首屆國際馬拉松賽
2月28日,在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承辦城市選舉會議上,經過投票,榆林成為2022年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的預定承辦城市。為檢驗榆林承辦大型賽事能力,9月16日,首屆榆林國際馬拉松賽鳴槍開跑。本次賽事共包括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迷你馬拉松和親子跑4個項目,吸引了來自埃塞俄比亞、肯尼亞、荷蘭、美國、俄羅斯、菲律賓等22個國家和地區在內的近萬名跑友熱情參賽。來自肯尼亞的選手麥約以2小時26分33秒的成績獲得男子組全程馬拉松項目的冠軍;女子組冠軍則由埃塞俄比亞選手澤海伊獲得,成績為2小時43分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