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江蘇省政府召開2019年首場新聞發布會。 楊顏慈 攝
中新網南京1月8日電 (楊顏慈)在外資密布、實體雄厚的經濟大省江蘇,2019年的首場省政府新聞發布會聚焦營商環境優化。8日,該省多部門在會上聯合發出“新年政策大禮包”,公布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該省新近出臺的“1+10”文件。“禮包”的主文件是江蘇省審改辦研究制定的《加快推進"不見面審批(服務)"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0個子文件則是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省稅務局、南京海關等8個部門發布的10項行動方案。
針對企業反映的重點難點,行動方案從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推進納稅便利化、優化報關通關環境等10個方面提出了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工作舉措。
文件還特別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提出“紓困”方案。據悉,江蘇省正建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中小微企業“觸網”就可以獲取信貸、擔保、投資、租賃等金融服務。
開辦企業3日完成、不動產登記5天辦結、工程施工許可證50日內完成……江蘇省委編辦副主任張學才表示,本次“大禮包”將在“不見面審批”的基礎上,對接世界銀行的評價標準和國家層面的調查評價,增加企業接電接水、貸款、通關等指標,使得營商環境指標更加完善。
在《意見》中,江蘇立下新年“小目標”:力爭2019年底,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辦理施工許可、納稅、跨境貿易、獲得信貸、獲得用水、獲得用電、獲得用氣等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從去年初開始,江蘇以國際公認的營商環境排名靠前的經濟體為標桿,借鑒兄弟省份推動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做法,研究制定了‘1+10’文件,這也是江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再提升、再優化。”張學才稱。
張學才表示,通過本次行動,江蘇將把審批服務全流程便利度作為衡量標準,將重點疏通制度瓶頸、解決體制機制問題,把江蘇打造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新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