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程婕)繼去年發布防范部分營銷人員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平臺發布虛假營銷信息的風險提示后,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昨日再次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風險意識,謹防誤導宣傳。
銀保監會指出,自媒體平臺慣用誤導手法包括:饑餓營銷類,宣傳保險產品即將停售或限時銷售,如使用“秒殺”“全國瘋搶”“限時限量”等用語;夸大收益類,混淆保險產品和其他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如發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復利滾存”等;曲解條款類,故意曲解政策或產品條款,如宣稱“過往病史不用申報”“得了病也能買”“什么都能保”等。
銀保監會提醒,如有疑問,可向相關保險機構咨詢或向監管部門反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向銀保監會投訴的全國統一電話為1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