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中訪網財經中心
流程編輯|張燕
中訪網(李子琪)如果要讓吃貨們評價國內哪家的堅果和豬肉脯好吃,良品鋪子肯定會在其備選項中。
最近,這家成立于2006年的休閑零食銷售商也走到了屬于自己的發展關鍵期。自去年6月21日,良品鋪子向證監會報送招股說明書后,公司能否順利上市成了許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如今,良品鋪子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再次把人們的目光吸引至這家公司。
眾所周知,國內食品行業一直處于高度分散的狀態,良品鋪子所在的休閑食品市場也不例外。據了解,2006-2016年,我國休閑食品行業總產值規模從4240.36億元猛增至2.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近20%,并且預計該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3萬億元。
不過在龐大的市場體量背后,從業門檻較低,市場高度分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市場所有從業者,甚至該行業至今還沒有出現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大型企業。
所以投資者對休閑食品行業公司一直態度冷淡。良品鋪子面臨的外部投資環境并不算佳。
不過從公司內部表現來看,良品鋪子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
據招股書披露,2015-2017年,良品鋪子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31.5億元、42.9億元和54.2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45億元、0.99億元及1.13億元。
在公司盈利能力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率維持在30%上下,這一數據較同行鹽津鋪子和來伊份同期相比低10%左右。在產品分部毛利率方面,三年來素食山珍的毛利率均維持在35%以上;相比之下,公司堅果炒貨產品的毛利率最低,并且2017年較上年同期有較大降低,這也是拉低良品鋪子綜合毛利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到堅果產品毛利率下滑,就不得不提良品鋪子在2017年年初的“食品安全問題”。
招股書顯示,良品鋪子報告期內因質量問題被食品監督部門處罰。2017年3月份,因良品工業委托兩家供應商加工生產的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湖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其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金額合計64.28萬元。
產品品控出現問題,很多投資者的第一反應是查看公司的研發投入。因為食品行業的特殊性在于其產業鏈條長、可控性差,加上行業準入門檻低,所以讓很多企業通常會重營銷輕研發,從而引發安全問題。所以從研發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看出公司的品控水平。
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良品鋪子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分別為586萬元、5835萬元和4146萬元,分別占公司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0.19%、1.38%和0.77%。與此同時,公司營銷費用分別為1.9億元、2.3億元和3.2億元。
并且在招股書的募集金額用途中,公司用于食品研發中心與檢測中心改造升級項目的資金僅有2724.3萬元,而用于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的資金高達4.5億元,占總募資金額的58.4%。所以我們還是可以從費用占比的差異看出公司在運營中出現的問題。
雖然由于行業競爭等因素,良品鋪子還是出現了“重營銷”的問題,不過在財務方面,良品鋪子卻表現不錯。
在負債上,2015-2017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從最高的83.9%降至71.0%,說明公司正在努力改善自身的財務結構。在現金流方面,三年間,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2.0億元、7.5億元及5.4億元,均高于公司當期凈利潤水平,說明良品鋪子的收現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分析完良品鋪子主要的經營與財務指標,相信不少投資者客觀上已對這家休閑食品零售商有了一定了解。不過有時候一些“不起眼”的數據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在招股書中,良品鋪子披露了公司為員工繳納社保、公積金的詳細數據。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2015-2017年,公司總員工數分別為8532人、9757人及9481人。但截至2017年年末,良品鋪子還有14%的員工無社保,40%的員工無住房公積金。雖然良品鋪子表示從2017年開始,已在逐步規范社保、公積金的繳納,公司若不能盡快解決這一問題,或許未來會成為影響其長遠發展的“絆腳石”。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訪網原創。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