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無論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大娘子,還是《大江大河》中的雷東寶母親,她們沒有驚人的顏值,不靠年輕取勝,卻憑借活生生的表演獲得觀眾欣賞,成為一部戲的“流量擔當”。許多人表示,本來自己是沖著喜歡的主角去追劇的,卻被配角圈了粉。
這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外的是,大家都習慣關注男、女主演,可能會忽略配角,結果配角卻搶了戲。按照戲份和角色設定來看,配角似乎不負責推動主要故事的發(fā)展,只是走走過場的功能性人物。但這些角色到了敬業(yè)、專業(yè)的演員手里,也能被演繹得深入人心。他們并不覺得角色無關緊要,就產生怠慢心理,而是認真揣摩、用心演繹;他們不覺得一部戲里只有主角的挑戰(zhàn)最大,他們會盡量將配角詮釋得不夸張、生活化,這些努力終究會被大家看見。所以說,“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雖是老生常談,但值得再次強調。每一個角色都重要,只有每一個演員都發(fā)揮好了,整出戲才可能好看。
而合乎情理之處在于,大娘子等角色都具備現實基礎,反映了觀眾的人生困惑,能對當下觀眾形成情感觸動。因此,觀眾才自發(fā)給角色做動圖、短視頻進行傳播,給原本走正劇范兒的戲劇增加了喜感,同時帶動了一部戲的宣發(fā)營銷。這就告訴每一個劇組,對配角也要不惜工夫,因為說不定最終他們才是流量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