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在政務中心新聞發布廳召開媒體見面會,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羅建國應邀出席并以“民生工程建設”為主題進行發布并答記者問,4位省“兩會”代表、委員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新華社、人民網、安徽日報等媒體記者參加。
羅建國指出,2018年,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支持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為總抓手,聚力增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全省財政收入達到5363億元,增長10.4%,財政支出達到6572億元,增長5.9%,為民生改善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一是民生投入蛋糕持續做大。教育、科技、社保、交通、城鄉社區支出增長快于全省平均,33項民生工程投入1067.3億元,增長13.5%。二是民生范圍領域持續拓展。聚焦脫貧攻堅、生態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建設等重點領域,解決了一大批老百姓關心關注的急事、難事。三是民生工作機制持續完善。健全完善民生工程遴選機制、審核機制、實施機制、監管機制、驗收機制等聯動管理機制。四是群眾感受滿意持續提升。2018年民生工程群眾滿意度達到90.9%,比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
羅建國介紹,2019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更加注重聽取民意、回應關切,更加注重優化結構、傾斜民生,更加注重突出質量、提升績效,不斷增強民生工程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強化財政民生保障。壓減一般性支出,將更多資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省對市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創新財政支持方式,不斷提升財政資金效應。二是精心做好民生工作。支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完善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健全公立醫院政府投入機制。三是扎實推進民生工程。圍繞“七有”目標,扎實做好33項民生工程工作,新增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就業創業促進工程等項目。四是創新完善民生管理。在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領域,通過購買服務、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民生建設和建后管養。五是鞏固提升民生績效。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加強財政民生績效管理,推動績效評價信息公開常態化,強化結果運用,發揮民生績效最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