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騫爻
采訪蘇寧當天,南京一改接連數日的陰冷,突然放晴,一切似乎都預示著2019年值得期待。
蘇寧有一個很大的展覽館,其中一個部分是復刻了蘇寧1990年第一家店的原貌,包括當年的街景也在這里得以重現。通過參觀我們得知,蘇寧名字的由來并不是因為其總部在江蘇,而是當時創始人張近東開的第一家銷售空調的門面位于南京江蘇路和寧海路的交匯處,兩條路名中各取一個字,組合起來就是“蘇寧”。
走進展廳,濃濃的90年代懷舊風撲面而來,一進門有一個半圓形玻璃柜臺,黑板上寫著各種型號空調當日的售價。柜臺兩邊的空調整齊地碼在墻邊靜待顧客光臨。另一面墻上陳列滿了蘇寧當時在各大紙媒的宣傳廣告。據說,蘇寧在創業之初都是張近東親自設計品牌宣傳方案,很多報紙上別出心裁的蘇寧廣告都是出自張近東之手。
回望改革開放40年,蘇寧經歷了商品短缺年代的營銷模式;又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后大型連鎖經營時代的到來;同時也迎來了線上紅利爆發后,消費升級的機遇。蘇寧的發展史可謂是全面折射了中國零售企業在改革開放洪流下的形態變遷。
采訪過程中,記者深感蘇寧在順應時代潮流,搶抓發展機遇的種種“變化”中,有一種“不變”似乎顯得更加可貴。從創業之初直到今天,蘇寧從來都只專注零售,改變的只有載體,其服務的內核始終如一。
現如今蘇寧正在積極布局自己獨創的“智慧零售”,用人工智能讓傳統家電變得更聰明,用云計算讓一串串冰冷的數字變得有意義。作為一家以零售起家的企業,蘇寧總能看到自身和行業的危機,不斷地調整戰略方向,也在改變中迎來了自己的最快發展。
“蘇寧的轉型本身不是一次營銷變革,而是一次全產業鏈的生態革命。”財經作家吳曉波這樣評價蘇寧的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前三季度,蘇寧營業收入為1729.7億元,同比增長31.15%;凈利潤為61.27億元,同比增長812.11%。這些數據在經濟低迷,市場寒冬時尤為亮眼。
此次采訪的對象是蘇寧易購副董事長孫為民,他曾經當過教師,擁有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孫為民對蘇寧歷史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他似乎很容易就知道對方想要什么,用溫和簡練的語言,達到雙方都滿意的效果。
當被問及“蘇寧的未來是什么樣的”這樣一個問題,孫為民機智地回答,“你們是證券媒體,我一說什么大家馬上就會聯系到資本市場。”此外,孫為民還說,對于蘇寧,現在只是剛剛開始,對未來應該抱有憧憬,“大家可以盡情想象一下吧。”儼然一個對投資者負責任的“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