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小菊
本報通訊員 閆 棟
權健事件的持續發酵,帶來的不僅是消費者對保健市場亂象的不滿,還有對直銷行業經營行為的質疑?!半S著直銷市場的快速發展,伴隨的問題確實很多?!痹?月21日召開的全省直銷企業監管工作會上,省市場監管局公平交易局局長高紹輝表示,資金盤和涉嫌傳銷、暴富扇動和虛假宣傳、違規直銷這三個突出問題屢禁不止,成為直銷企業亟待解決的“三大病癥”。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3家本土注冊的企業獲得直銷牌照,共有57家直銷企業在我省設立了省級分公司,已獲準在我省開展直銷業務的企業有38家,服務網點1317個,直銷員逾23萬人。
“由‘直銷經營’到‘傳銷犯罪’,往往是一念之差。”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副總隊長王文表示。2018年我省各級公安機關共破獲傳銷活動案件201起,涉案金額46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902名,挽回經濟損失10.97億元。其中涉案金額1000萬元至1億元的4起,過億元的5起。而據高紹輝介紹,去年我省開展了“以直銷名義和股權激勵、資金盤、投資分紅等形式實施傳銷違法行為”的專項執法檢查,發現個別企業在招募經銷商時,不以銷售產品為導向,而是許以股權、期權或搞資金盤運作,從事違法活動。
暴富扇動和虛假宣傳問題在現階段仍較為突出。個別企業在直銷會議和培訓中,忽視法律法規和職業風險等培訓,把宣傳的重點放在鼓吹一夜暴富、許諾高額回報上,以所謂的暴富事例鼓動人員參與。有的直銷企業為追求業績增長,對公司的實力、規模、發展前景進行隨意夸大的宣傳;還有的企業放任或者默許直銷員、經銷商隨意虛假宣傳產品性能、功效、作用,發布不實信息。
違規直銷問題主要表現在個別直銷企業違反直銷區域限制規定,在未經批準直銷的區域開展直銷,通過經銷商變相違規方式開展直銷業務。有的直銷企業采取優惠顧客、會員等形式,默認、縱容優惠顧客、會員等開展直銷。有的直銷企業過分追求業績,飲鴆止渴,對經銷商不加甄別,不論良莠,隨意簽訂經銷合同,導致因經銷商糾紛或經銷商涉嫌傳銷引起大規模上訪事件。2017至2018年,全省共計查處違規直銷案件6件,罰沒款86.07萬元。
“有一點直銷企業應該牢記,直銷企業對所屬的、關聯的銷售公司、經銷商和直銷員的違法行為,負有直接責任,是第一責任人?!备呓B輝表示。據了解,目前我省已要求各直銷企業對直銷員、經銷商等涉嫌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自查自糾,同時要求直銷企業、分支機構及經銷商組織召開的含有產品推介、營銷方式、計酬制度、加入方式等內容的各類會議,要嚴格執行報備制度。下一步,省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深入排查問題,積極受理相關投訴舉報,嚴肅查處各類傳銷活動,規范直銷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