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 魏晞)25日,《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潛力研究報告》與“智慧城市潛力榜”發布,北京、深圳、杭州、上海、廣州位居前五位。
研究報告和榜單由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在當天舉行的新京報智慧城市高層論壇上發布,論壇圍繞“5G時代智慧城市的機遇與挑戰”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論壇上表示,5G將是各行各業融合創新的催化劑,是巨大的創新孵化新平臺,將促使個人創業爆炸式增長。他認為,過去的“舊規則”是單向漸進、創新為主,而5G時代的“新規則”是組合式、相互強化爆發式創新。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對2019年的智慧政務發展做出了預測。他認為,在數字政府初露端倪的當下,政務信息化將繼續為改善營商環境發力,而智慧政務將更加注重服務發展方式轉型,5G時代的到來和新一代互聯網的部署,將為智慧政務插上翅膀。
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于2018年9月成立,通過數據的收集、爬取、管理、處理,截至2019年1月已搭建了10大數據庫,覆蓋6個領域,入庫數據超過1000萬條。
新京報編委、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于德清介紹說,《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潛力研究報告》以2018年百強經濟市中排名前50的城市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從城市的政策、人才、創新、企業、資本和ICT采用等六個維度,評估各個城市的智慧城市的發展潛力。
在“智慧城市潛力榜Top15”上,北京位列第一,深圳、杭州、上海、廣州進入前五。在十強中,成都、廈門與合肥是值得關注的城市。第11名至15名中,山東“雙星”城市青島與濟南雙雙入圍。長沙除近年來經濟增速亮眼外,在本次測算中,其在企業維度的得分亦強于排名靠前的蘇州、合肥等城市。
報告認為,50城的智慧城市建設的支撐度與各城市的人均GDP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人均GDP較高的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潛力得分也同樣較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