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顯示,其中互聯網使用時間占據了居民日常生活中自由支配時間的大多數, 每天平均時間為2小時42分鐘,城市居民上網的時間更長。同時,該數據還顯示,與2008年相比,居民每天上網時間增加2小時28分鐘。你有注意過自己日常生活中,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有多少嗎,網絡的進步對你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每天上網時間超3小時 網絡可以打發時間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結果顯示,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互聯網的每天平均時間是2小時42分鐘。走訪中,大部分市民表示,一天里使用互聯網的時間多于這個數據,只有少部分人表示,不會高于這個平均時間。市民王小姐自稱自己是“網癮少女”,她告訴記者,雖然沒有清楚地計算自己一天里使用互聯網的時間,但是她直言已經遠遠超過了平均時間。“扣掉睡覺和工作的時間,我基本上一天都在上網,刷刷微博、瀏覽朋友圈,還有看一些短視頻,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王小姐說,小時候買電腦是件很奢侈的事情,現在不管是電腦、ipad或者手機都普及了。在王小姐看來,網絡充實了她的生活,讓她了解各個地方發生的事情。
“一天不到三個小時的平均時間,我覺得是少了。”市民吳先生說,相比較過去,現在網絡已經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吳先生表示,他一天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至少有六個小時,他認為這樣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網絡,我和外地的朋友也能經常聯系,距離感覺沒那么遠了。”
采訪中,部分市民認為,互聯網可以打發很多時間,而且還能提升生活的樂趣。“現在手機就能上網,除非是特別忙的時候,不然我總是忍不住拿出手機看。”市民林先生認為,與十年前相比,現在的人日平均上網時間增加了2個半小時是必然趨勢,“主要是有些山區的網絡比較差,再以后平均時間一定會增加更多。”另一位學生小胡則表示,在等公交、等待上課……這些等待的時間她都用手機來打發,哪怕是等電梯、等紅綠燈這樣短暫的時間也不放過。刷朋友圈、聊天、玩游戲、看電子小說、看視頻……小胡估算,每天這些零零碎碎被打發的時間加起來大概有4小時。
也有部分市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天內花在互聯網的時間基本上不超過平均時間的2小時42分鐘,“每天上班都很忙,壓根沒時間上網,除了周末,可能上網的時間會相對多一些。”陳女士表示,他們公司上班時間不允許玩手機,再加上她也不怎么使用電腦,所以和其他人相比,她上網的時間會比較短。
網絡生活豐富
少了網絡就覺得不自在
一天愿意花數小時來上網,他們都在網上做什么呢?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多數市民上網看劇、聊天、玩游戲、網上購物,也有的則是利用網絡看新聞、查閱資料等。“之前因為家里停電,我被迫過了一天沒有網絡的日子,真的太煎熬了。”市民楊小姐告訴記者,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已經習慣了用網絡來排解無聊,一旦突然離開了網絡,好像就找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和朋友基本上都是用網絡社交軟件聊天,偶爾刷刷劇,小時候都是守著電視等直播,現在我都不怎么看電視了。”楊小姐說,家里的長輩有的不能理解她對網絡的依賴,但是她卻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感覺只要有網絡,世界各地的美食、用品你都可以隨時買到。”
另一位市民則表示,自己小的時候最怕父母在卡通片播放的時候要帶自己出門,不想出門還會被罵。現在的家長就少了這樣的困擾,“怕孩子吵,就用手機播放卡通片,要看什么、看多久都可以。”
互聯網時代對你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有市民認為,網絡像是一把雙刃劍,在讓生活越來越便捷的同時,也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了,“以前可以做的事少,大家就愛到處串門聊天,現在只要有一把手機,不用出門都可以。”該市民認為,可以花時間在網絡上,但是不應該過多。采訪中,甚至有市民認為過多地使用網絡,如果不是用來做正事,就是在浪費時間,而對于這樣的說法,市民小蔡表示不贊同。“有的人會覺得上網是在浪費時間,我覺得不是。現在衣食住行都能靠網絡解決,這只能說是一種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小蔡表示,每天除了睡覺和工作,她很樂意把其余的時間都花在互聯網上,在她看來,互聯網可以讓生活更充實。你每天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有多少呢?
(記者 蔡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