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集團)董事長池學聰是一個地道的溫州人。他從木工學徒做起,憑借著敏銳的市場嗅覺和敢闖敢拼的創新意識,一次又一次地把握市場機遇,在上海青浦建立起一家集水泵、成套供水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集團企業。2017年,集團年銷售額達23億元。
近日,澎湃新聞()專訪了熊貓集團董事長池學聰,聽他講述功夫“熊貓”的成長故事。
1990年,25歲的池學聰積累了不少工作經驗,曾在皮鞋廠打工,在鄉下學做木匠,還在鄉鎮企業當過推銷員。漸漸摸索出一些商業規律的池學聰與不少溫州年輕人一樣,萌發了創業的念頭。
做產品推銷員時,池學聰曾賣過一款電熱淋浴器產品。憑著對淋浴器產品的了解,再加上自學的虹吸原理,木工出身的池學聰自行設計并制作了一款虹吸式淋浴噴頭。這款產品為他帶來了自主創業后的第一桶金。
同年,池學聰成立浙江永嘉淋浴器廠,擔任廠長,專注生產虹吸式淋浴噴頭,自此開始了創業之路。當時,池學聰的淋浴器廠一年能生產約15萬個淋浴器噴頭,年產值達一百萬元。
淋浴器產品的市場容量有限,池學聰的志向也不止于此。1994年,正值國內現代汽車工業興起,上海大眾等中外合資企業紛紛落地,池學聰看到了新的商機。
他從朋友那里了解到一款汽車清洗機產品,便買了一臺回來進行研究、改進,開始轉型生產汽車清洗機。敏銳的產品嗅覺和對市場的把控能力很快讓他的汽車清洗機成了搶手貨。池學聰說,1996年,他生產的熊貓汽車清洗機成為全國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產品。
1996年,在溫州創業6年后,池學聰把工廠搬到發展空間更為廣闊的上海青浦,并于2000年8月正式成立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彼時的上海正在推進城市化進程,高層建筑不斷涌現。池學聰又一次抓住市場機遇,看到了高層建筑對供水、排水設備的需求,于是開始生產水泵等供水設備。自那時起,熊貓集團逐步發展,成長為多品種發展、多樣化經營的企業集團,年銷售額從2008年的11.5億元一路攀升至2017年的23.03億元。
如今的熊貓集團已是一家擁有近3000名員工的大型企業,當問及是什么讓“熊貓”從一家生產汽車清洗機的小公司發展到今天時,池學聰說,通過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是“熊貓”的生存秘訣。
他認為,“企業不創新是在等死,企業創新則是在找死。但如果‘找死’能夠闖出一番新天地,企業就會脫胎換骨,登上完全不同的境界。”
很多人說現在是“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和轉型的火山”,但池學聰并沒有感受到這些壓力。他認為,“不管市場形勢好與壞,一個企業只要打造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不會有太多市場上的問題”。
為了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熊貓集團每年在研發方面投入6000萬至7000萬元,僅2018年就申請了近120多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集團設有熊貓研發院,內有200多名專門從事新產品研發和熊貓智慧水務系統開發工作的技術人員。池學聰本人是技術出身,又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幾十年,對市場和產品非常熟悉,比研發人員更了解市場需要什么,因而自己出任研發院院長,帶領研發人員進行創新研發。
池學聰為熊貓集團定下一個規則:從2001年開始,逐步淘汰非專利的產品、非創新的產品和非環保的產品。
這個規則被制定在熊貓集團的一系列五年計劃中——2001年至2005年,不是專利產品不生產,2006年至2010年,不是節能產品就逐步淘汰,2011年至2015年,所有自產設備帶上信息化,2016年至2020年,研發熊貓智慧水務系統及其相關系列產品。
池學聰對創新的重視產生了顯著效果,自2002年以來,熊貓集團申報專利596項,多項填補國家空白。
近幾年,熊貓集團又發掘了新的創新點,把工作重心放到了智慧水務,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智慧標準泵房技術研發中心,并成立熊貓智慧水務有限公司,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提供基于智慧水務平臺的全方位服務,幫助城市提升供水能力、降低運行能耗、優化供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