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安溪縣與省籃球排球管理中心確定了冠名事宜,福建女排的戰袍印上了“安溪鐵觀音”的字樣,這在國內少有先例。一年多過去了,成效如何?
安溪鐵觀音“鐘意”福建女排
福建女排隊員跟安溪鐵觀音大師學斗茶。
東南網1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帥 通訊員 吳清遠 文/圖)
長遠的戰略眼光
19日, 2018—2019賽季排超聯賽女排第二階段第十三輪第73場比賽在山東淄博舉行。比賽雙方分別是山東隊與福建隊。
事實上,早在兩天前,福建安溪鐵觀音女子排球隊已經踏上了齊魯大地,在熟悉場地進行賽前適應性訓練之余,還抽空舉辦了小型球迷見面會。“每去客場比賽,與當地球迷互動,推廣家鄉的茶葉,已成為福建女排的賽前常規項目。”福建安溪鐵觀音女子排球俱樂部新聞官許文輝如是說。
當天下午,賽場上彌漫著安溪元素。當現場的啦啦隊打出“安溪鐵觀音,好喝一身輕”的宣傳橫幅,看臺上,特地從濟南驅車趕來觀看比賽的安溪籍茶商陳木藝激動不已。
陳木藝還是安溪茶葉協會濟南分會的會長。他仍記得一年前,福建女排第一次身穿冠名安溪鐵觀音的戰袍來山東客場比賽時,隊員們在濟南茶葉博物館與球迷、茶商共同品茗的場景。
經營茶葉生意多年,讓陳木藝對這次“聯姻”抱有更長遠的期望。在他看來,地域性茶葉品牌登陸體育賽事,這是安溪鐵觀音品牌跨界營銷的全新嘗試。
冠名一年多來,不少在外打拼的安溪籍茶商成了鐵桿球迷。在淄博從業的周金定說,省籃球排球管理中心聯手宣傳安溪鐵觀音,讓后者的品牌更加響亮,也讓前者聚集了更多人氣。
福建女排在賽前宣傳推介安溪。
營銷的良好載體
碳酸類飲料與體育的聯手,已成為屢試不爽的經典范本,而茶與體育的結合卻鮮有耳聞。在品牌運作方面,安溪鐵觀音為什么選擇了福建女排?
安溪縣縣委書記高向榮介紹說,鐵觀音是安溪的一塊金字招牌。它不僅讓曾經的國定貧困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參與了中國茶業界的變革崛起和茶文化的全面普及。不過,歷經多年高位運行,茶業進入深度調整期,茶市競爭日趨白熱化、市場日益飽和、消費內容亟待升級、盈利模式期待創新等都在考驗著安溪茶業。
“近年來,安溪鐵觀音著力打造健康、生態概念,這與體育運動傳達的理念不謀而合。體育是安溪鐵觀音品牌營銷的絕佳載體。”高向榮認為,通過“女排精神”塑造健康、向上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美譽度,加快安溪鐵觀音二次騰飛步伐,不失為一招妙棋。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奪奧運金牌,再次唱響“女排精神”。她們得到的不僅僅是金牌,更是在傳承中國體育的精神。
福建女排建隊于1958年,1963年進入甲級隊之后,至今一直保持在全國甲級隊行列。在歷屆國家女排代表隊或集訓隊的隊員中幾乎都會出現福建籍隊員的身影。福建女排為國家隊輸送了陳忠和、蘇彩韋、陳亞瓊、林國清、鄭美珠、侯玉珠、何云舒、王子凌、李艷、林漢英、林文珍、徐云麗等優秀選手,在各類比賽中表現突出,堪稱一道亮麗的風景。
“安溪鐵觀音冠名福建女排,可謂相得益彰、不謀而合。安溪人為安溪鐵觀音二次騰飛所做的努力需要自強不息、團結協作的女排精神。”高向榮說。
更多的掘金啟迪
2018—2019賽季,福建女排在安溪梧桐體育館打滿了7個主場,賺滿了人氣。
“全國排球賽這么高大上的體育項目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小縣城來說,之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去年11月,安溪球迷謝梁塔牽頭成立安溪福建女排球迷協會,統一制作道具,統一口號,為主隊加油打氣,這也極大地壯大了隊員們在場上拼殺的氣勢。這個賽季中,福建女排在全國聯賽還未結束時便提前鎖定一個八強名額,創造了該隊近十年來的最好成績。
謝梁塔告訴記者,安溪的排球場最多能夠容納2700多人,但只要有比賽,觀眾幾乎場場爆滿,這樣高的上座率在全國范圍內都不多見。
“兩個調性相符的品牌,一次成功的跨界營銷,得到的不僅是合作話題本身帶來的品牌曝光、話題討論、銷量上漲,還有品牌價值力、影響力的提升。”安溪縣縣長劉林霜坦言。
#p#分頁標題#e#來自安溪茶葉協會的數據顯示,冠名福建女排一年多來,鐵觀音毛茶的平均價格相較冠名前上漲30%以上。這也讓當地政府有了在更多領域展開合作的想法。
據安溪縣文體旅局局長傅偉明介紹,該縣在城區黃金地段規劃建設一座高規格、適應國際性比賽的綜合性體育場館,包括綜合性場館、游泳館和標準化運動場,占地100多畝,投資數億元。
“我們將在綜合性體育場館周邊發展體育相關產業,形成特色產業集群,促進安溪在體育消費、品牌推廣、旅游IP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劉林霜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