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包洪軍任董事長的沈陽隆達集團在沈陽落戶。
2005年,包洪軍借沈陽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之勢建新廠。2010年,又投資9000萬元建一廠。
輝煌時,隆達集團共有600多名員工。
作為一家新興朝陽產業公司,包洪軍帶領團隊將產品定位于脫硫脫硝、除塵水處理、除霾空氣治理等方向,并成為東北地區環保行業的“領頭羊”。
相對傳統產業的舉步維艱,環保產業有很大優勢。談及近幾年的企業發展時,包洪軍直言日子不好過。“企業自身發展也好,行業發展也好,都離不開政府對整個方向的把控。但現在,包括信息、思維和理念,我們和南方還有著很大的差距。這里面有歷史原因,也有大環境的影響?!?/p>
融資成了要企業命的“殺手”
占地面積15畝的老廠區里,兩層的辦公大樓已經暫停供暖,除了保安外,鮮見到其他工作人員。包洪軍告訴記者,由于企業近兩年效益萎縮,新廠區投入生產后資金嚴重短缺,這個老廠區他已找到買家,并打算以4000萬元的價格轉手賣掉用于企業運營周轉。
“民營企業沒有資金根本玩不轉。可現在中小企業融資太難,融資太貴,融資成了要企業命的‘殺手’?!卑檐娬f,“在沈陽,民營企業要融資,得向銀行硬抵押。這就要我們把房產、土地等都壓上。銀行再根據評估后的金額,乘以40%貸款給企業。我現在的廠區值4000萬元,可銀行評估后只值1800萬元,然后再乘以40%,貸款不到1000萬元。要是這1000萬元還不上,市值4000萬元的廠區就得面臨被拍賣。銀行貸款代價還是最小的,可現在銀行的利息都到了10%。”包洪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0%是什么概念?我們產品的利潤也就10%,再給銀行10%,企業相當于給銀行打工。政策不允許私募必須得公募,好多企業就死在融資上,風投、貸款成活率都很低。”
政策落實南北“落差”大
包洪軍帶領的隆達集團除了沈陽總公司外,還有四個子公司。因為經濟形勢持續下行,兩年前包洪軍啟動了北京子公司,并帶領部分團隊輾轉到京津冀發展?!罢l愿意拋家舍業背井離鄉?如果沈陽的環境好,我哪也不去。”包洪軍流露出更多的是無奈。“在沈陽我有人脈,有家人有朋友。而在北京相當于從頭開始??墒菦]有辦法……”
而對于兩個地域同一產業,公司的經營環境讓包洪軍感觸頗深?!拔矣∠笞钌畹囊患?,北京的公司連工廠都沒有,就可以信用貸款。這在沈陽是絕對辦不到的,而且北京貸款的利率比沈陽低30%?!?/p>
“還是我們的政策落實跟不上?!卑檐娬f,近幾年南方人來北方投資后又撤資的情況屢見不鮮,根源也在政策落實方面:投資時的承諾不兌現;后任領導對前任領導的決策不認賬;配套措施薄弱。包洪軍又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在南方投資建廠,政府不僅給投資人提供土地,還幫投資人把廠子建起來、水電都接好,投資人直接進入生產就行。這樣企業前期不用投入大筆資金,可以直接把資金投入到生產上。相應的,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后,連年的稅收足以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對就業也有助益。
“投資人在北方想建廠,還沒開工政府先收房產稅等各項稅費;我們出去投標有時得借資質。為啥借?因為各種資質辦下來得一兩年。民營企業時間就是利潤,等一切手續齊全,機會就錯過了。而南方連個廠子都沒有,個人家掛個牌兒就可以把資質辦了,這速度我們根本拼不過。”包洪軍說,“種種的癥結,說到底還是我們的服務意識比較弱。”
在包洪軍心里,企業發展就像水上行舟?!爸劢杷畡荻校髽I在你這兒借不上勢,最后就得找能借勢的地方?!?/p>
服務企業從實從速“兩條腿”走路
近兩年,沈陽在打造營商環境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了方便企業的窗口一站式服務、微笑服務,并提出“馬上辦”“釘釘子”的要求,一系列的轉變包洪軍也都看在眼里?!按_實有了很大的轉變,但我認為還不夠,膽子可以再大些,步伐也可以再快些?!卑檐娬f。
針對此次全市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就如何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包洪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政府應該‘兩條腿’走路,提高對國家政策體系的反應速度,務實地為企業提供服務。”首先,政府應該深入企業,深入到各個好的、中的、不好的企業,找到病根對癥下藥,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施策。其次,不要做表面文章,腳踏實地給企業和百姓創造點東西?!氨热缯f在創新鼓勵方面,政府可以在招投標上給本地企業加分;在稅收方面,可以減免稅費;在融資時,積極幫助企業搭建對接融資平臺……說到底還是需要政府從根本轉變服務意識,從實、從速把控、落實國家政策。”
“思維轉變了,機會就不會錯過。環境好了,大家才能借勢,才能實現發展?!卑檐娬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