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出自咪蒙旗下公眾號的非虛構作品《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爆朋友圈,沒過多久文章被質疑為虛假編撰,之后文章遭到刪除,咪蒙以及其粉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抨擊。有人為了迎合受眾對咪蒙的負面情感專門制作了“含咪率”的程序,企圖在互聯網平臺掀起一場討伐咪蒙和“咪蒙們”的大戰。
“含咪率”指的是微信好友關注咪蒙的數量除以總好友數量的百分比,并且自定義為衡量個人微信好友質量的標準,含咪率越高,表明微信好友質量越差。在咪蒙文章遭受質疑和被刪之后,許多人紛紛在朋友圈曬截圖取消關注,用“含咪率”來展現自己“反咪蒙”的優越感。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張濤甫公開批評咪蒙的“帶毒營銷”,直指她的“毒”性,筆者認為“含咪率”并未糾正這種錯誤的營銷觀念,反而用同樣簡單粗暴的“反咪蒙”的旗號去賺取關注度。
“含咪率”簡單的扛起“反咪蒙”的大旗,只為了收割更多的眼球經濟,抹殺了互聯網平等對話的可能性。截至現在咪蒙公眾號已有千萬粉絲,百分之八十的粉絲大多是二十到三十的女性用戶。咪蒙團隊運用簡單式語言和帶有沖突性的兩性話題講述身邊人的故事打造一篇又一篇的10萬+的軟文在自媒體運營行業成為佼佼者。當然也有人對“咪蒙式”的營銷手段并不買賬,以“反咪蒙”為主迎合一批“反咪蒙”的讀者,但是這些公眾號借著對咪蒙的厭惡和反感擴大本身的影響力以外也在為咪蒙做了宣傳。“含咪率”在咪蒙團隊遭受攻擊之時應運而生,致使自媒體時代網絡上出現了兩大陣營:“咪蒙們”和“反咪蒙們”,但實質上這種戰隊都表現了非理性、狹隘和缺乏包容性的特點,那些被貼上標簽的人喪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淪為了營銷的工具。“咪蒙們”一味追崇著被咪蒙塑造起來的完美而驕傲的女性形象,喝著咪蒙為她們熬制濃濃的“女權”雞湯,“反咪蒙們”在一味諷刺信奉“偽女權主義”的咪蒙粉絲從而忽略女性的理性訴求。
“含咪率”在“反咪蒙”的浪潮中無疑放大了針對咪蒙負面言論的聲音,但卻忽視了被咪蒙式營銷掌握在手中的“女性話語權”,因而使得對咪蒙的批判像是打在棉花上的鐵拳毫無影響力。缺乏競爭對手的咪蒙成為女性群體最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剝開帶“毒”的營銷外衣,她也在某方面訴諸了自己女性粉絲的需求,只不過用了極端的方式表達了女性粉絲的真實想法。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營銷團隊擁有一批難以攻克的忠實粉絲,致使咪蒙坐擁千萬粉絲的地位難以撼動。“咪蒙率”的實質上只不過用了另一種手段向咪蒙粉絲圈外的“反咪蒙”者兜售自己的主張和想法,想要在朋友圈集結與咪蒙能夠抗衡的“反咪蒙”隊伍。
“含咪率”這種暗示以關注咪蒙為恥的想法過于偏見和狹隘,沒有與咪蒙展開正當的競爭和引導正確的思潮還原真正的“女權”,更像是一種落井下石的做法。咪蒙能否在犯錯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又或許能夠得到修正自己引導思想的機會?這些都還是未知數。互聯網作為觀點的聚攏與交流的平臺而不是為了戰隊攻擊他人來獲取流量與關注度的利器,在筆者看來“含咪率”這種做法依舊是另一種“咪蒙式”帶毒營銷。
(責任編輯:王丹)
相關報道
>>返回頻道首頁 返回本網站首頁
微信訂閱號
手機版
法人微博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