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封閉呆萌,當網上紛紛揭批《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造假的時候,我是真的還沒有拜讀這篇大作。
一讀之下,我想起了羅玉鳳姐姐,這篇文章正是她所喜歡的“紀實”的、“人文”的套路。這類文章有一個共性,就是雜志和作者都宣稱這種文章是百分之分真人真事,其實,《苦命的妹子啊,七個義薄云天的哥哥為你撐起小小的一片天》所說的不過是“白雪公主”的故事。新媒體時代,有人覺得自己發明了新的文字套路,其實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
有人說,《狀元之死》是一篇小說,我們能不能別惡心小說這種文體呢?雖然說小說這些年也被玩壞了,但是我仍然不忍心把某蒙和她的徒子徒孫們制造的垃圾往小說的身上糊。
我已經有些年頭沒有讀過小說,前幾天心血來潮買了一本少年時代就喜歡的小說刊物。里面有一個“老作家”的一篇,我少年的時候,他已經功成名就,現在寫出來的這篇卻大大地倒了我的胃口。小說寫的一個開豪車、拎著名牌包包的女人,文章沒有讀完,我就被充斥其中的大量奢侈品名稱給惡心到了。
《狀元之死》的拙劣,跟上面的小說有一比。明明就是一個所謂“新媒體小編”,非要把自己打扮成“成功女商人”的樣子,結果說到風投就知道一兩個PE、VC,一副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而“我的同學”——那位可歌可泣、追逐理想,結果卻死于貧病交加的男豬腳,怎么看怎么就像賣慘營銷當中的老大爺或小姑娘。
真正可笑的地方,是始作俑者們的事后聲明。他們說什么來著?這是一篇“非虛構作品”?你不說非虛構倒還罷了,你一說非虛構,嚴肅媒體們笑了——你也配?嚴肅媒體也揭露那些不明亮的東西,也會隱去利益攸關方的身份等信息,但是他們這么做的目的是要社會往明亮處走,是要真正保護這些被侮辱和被損害者。
你們呢?批評者說得太好了,你們就是精神領域的權健,放大群體焦慮,挑逗社會神經,為的不過是你們的10W+和真金白銀的收入。為了把一個瞎編爛造的故事弄得有鼻子有眼,“小編們”也是煞費苦心,比如連5年前送同學的書都要拍出照片存檔。難道你就是傳說中的心機婊,算得5年后會寫這篇文章來賺錢?
某蒙們大行其道,是這個社會的恥辱。在他們所兜售的毒雞湯面前,真正的雞湯文反而顯得都是良心之作了。因為雞湯文好歹讓人振奮,毒雞湯只會讓欲罷不能的粉絲們在恐懼和焦慮中不停地轉發,把恐懼和焦慮擴散給更多的人,舍此毫無益處。寫字作為一種手藝,是有操守的。那些自以為獲得了文字變現密碼的人,請你們自重。
《狀元之死》里有一句露骨的話,叫做“哈哈哈……現在傻某的錢最好賺。”每當你被毒雞湯慫恿得熱淚盈眶時,請記得這句真話呀。
(責任編輯:王丹)
相關報道
>>返回頻道首頁 返回本網站首頁
微信訂閱號
手機版
法人微博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