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啟動會議營銷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市工商局供圖)??
本報訊 (記者 楊藝)參加會議能拿禮品,會上購買產品還能返還貨款?這種情況,可能是遇到非法會議營銷了。6月14日,重慶日報記者獲悉,針對近期非法會議營銷升溫的情況,市工商局已啟動會議營銷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從本月16日起,將對六類會議營銷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整治,開展集中執法和案件查處。
非法會議營銷升溫
會議營銷指經營者針對特定顧客群體,通過會議集中宣傳,推介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一種營銷方式。
“會議營銷本身并不違法,但一些不法經營者通過會議營銷進行虛假宣傳,銷售問題商品,消費欺詐,甚至開展非法集資和傳銷。”市工商局執法局副局長鐘興武介紹,由于會議營銷運作方式特殊、從業人員復雜、經營場所不固定,因此存在違法行為“發現難”、執法辦案“取證難”、消費糾紛“維權難”等問題。
統計顯示,2016年至2017年,我市工商系統通過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平臺、消委會等渠道受理會議營銷違法行為舉報投訴達791起;市政府公開信箱反映會議營銷涉嫌欺詐等問題的信件達67件,其中2016年22件,2017年45件,呈大幅增長。
新“套路”不斷出現
“凡是以老年人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商品,都有可能成為會議營銷推銷的產品。”鐘興武介紹,非法會議營銷對象主要為老年人,以免費體驗、組織旅游、返還貨款、贈送禮品等形式,讓老年人購買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玉器、收藏品等,而這些產品大多都是不合格的。
當前,非法會議營銷還呈現新的特點。如宣傳噱頭“時髦”化,除了傳統的打“健康牌”“科技牌”“親情牌”外,“家電下鄉”“文化下鄉”“扶貧”“投資”等時代熱門話題被作為會議營銷的口號廣泛炒作。
同時,銷售“套路”也越來越多,除固定地點的體驗會銷、“送禮”會銷等傳統手法外,科普會銷、聯誼會銷、旅游會銷、餐飲會銷、“返本”會銷等老年人易于接受和參與的方式不斷出現。
此外,非法會議營銷涉及的地域也越來越廣,目前已由城市向農村轉移,偏遠農村地區成為會議營銷違法行為的重災區。
重點整治六類違法行為
針對這些非法會議營銷亂象,我市已啟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行動,主要以面向老年群體消費為主的保健品、保健器械、穿戴產品、床上用品、玉器、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等商品的會議營銷為重點。
根據前期摸底排查掌握的情況,從6月16日至8月31日,市工商局將對六類會議營銷違法行為開展集中執法和案件查處,主要涉及:一是無照從事會議營銷經營活動的行為;二是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三是打“科技”牌、“健康”牌,對食品、保健品等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產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行為;四是以免費體驗、組織旅游、返還貨款、贈送禮品等形式設置“套路”實施消費欺詐的行為;五是對消費者提出的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等合理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行為;六是利用會議營銷從事或變相從事非法集資或傳銷的行為。
市工商局提醒消費者,參加會議營銷要注意“七不”:不盲目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知識講座、專家報告;不泄漏自己的身份信息和聯系方式,不高價購買保健食品、器械等;不貪小便宜,不相信免費的“餡餅”,不購買非法會銷的產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的產品;不購買標簽上沒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但聲稱是保健食品的產品;不購買宣傳資料或口頭宣傳明示或暗示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產品;不購買宣傳資料或口頭夸大宣傳的產品。
市民一旦發現非法會議營銷,可致電12315舉報。
案例>>>
非法會銷有多黑,“臺灣一條根”內衣告訴你——
進價68元 賣價410元
本報訊 (記者 楊藝)日前,涪陵區工商局查獲一起非法會議營銷案件,當事人薛某租用某酒店作為會銷場所,利用發放小禮品的方式聚集200余名中老年人,聘請何某開設講座,非法促銷“臺灣一條根”保暖內衣牟取非法利益。
該案件主要違法手段包括:一是編造何某具有北京某高科技研究院的副院長等身份;二是謊稱該品牌保暖內衣即將進駐涪陵某知名商場銷售,且售價遠高于現場銷售價;三是虛假宣傳該保暖內衣具有一件當三件的超常保暖功效,且含有“臺灣一條根”制作的高科技藥包,具有針灸、理療、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的作用,還可治療膽結石、尿結石、高血壓、糖尿病、風濕等多種疾病。
#p#分頁標題#e#立案調查發現,薛某以68元/套的價格購進“臺灣一條根”保暖內衣300套,購進金額2萬余元。之后,薛某聘請何某幫助其以會議營銷的方式進行銷售。他們以買一送一的方式銷售了23套,售價410元/套,銷售金額9430元,每套保暖內衣利潤超過500%。目前,該案已調查終結,并于6月14日送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對當事人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處以2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