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影評人孫宏偉
????2018年,中國內地票房最后一刻超過600億元,兩部好萊塢傳奇大片功不可沒:《海王》《蜘蛛俠:平行宇宙》共同助力歲末內地票房錦上添花。前不久,《變形金剛》家族首部衍生電影《大黃蜂》,一問世就再度攪熱影市,目前,票房已成功破10億元,延續著大IP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票房奇跡……
????IP:偷梁換柱
????取巧“豪”名
????近年來,IP電影成為一個熱詞活躍在中國電影市場。
????電影IP,在中國電影市場被約定俗成,用作現象級高概念電影廣為人知的原始素材。它的存在方式很多元,可以是一首老歌,一部網紅小說,一部經典童話,一臺音樂劇、話劇,或是某個經典的漫畫形象甚至玩具兵、汽車人,哪怕只是耳熟能詳的一個名詞、稱謂、概念,把它們改編成高能量電影的影視版權,就可以稱作IP電影了。
????通俗點講,電影IP相當于“網紅”或“流量明星”,具有眾多忠實“粉絲”的擁躉,大的電影IP因為受眾廣泛,往往成為票房的可靠保證。
????然而,并非所有的IP都有可被開發成電影項目的潛質:無論什么故事,若要在大銀幕上呈現,它必須有以下特質:“可拍攝”,能轉化為電影視覺語言;還要“可融資”,有人愿意砸錢投拍;“可營銷”,具有足夠的賣點說服投資人砸錢;還要有高度的“觀賞性”,影院愿意排映,觀眾愿意買票。這幾個要素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缺一不可。
????超級IP“雙刃劍”:故步自封或創新冒險
????商業電影獨霸影市的當下,每一部超級IP電影都生發出了氣吞八荒的野心。
????在美國,相信個人力量幾乎成為一種普世信仰。由此催生了漫威和DC的一大票超級漫畫英雄,成為好萊塢的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票倉。這些超級英雄們帶有希臘神話的氣息,有失落、有成長,也有遺憾,甚至會死掉——當然不會被舍棄,多少被終結的英雄最后在眾多影迷的“呼喚”中被迫復活……絕大多數令人難忘、廣受歡迎的高概念電影,旨在宣揚一種信念,就是:“你,也可以成為英雄。”而技術上的創新更帶來電影語言上的創新,讓上天入地的超級英雄們更加栩栩如生起來。
????然而,IP電影的成功也是一把雙刃劍。一些熱門電影被追捧,恰巧在某個時間節點宣泄了人們的情緒,而一旦資本捆綁IP,讓故事定型化,“英雄不死”的套路之下,編劇只能在既定模式下“舊瓶裝新酒”,除了畫面強烈的刺激沖擊之外,剩下的就是圈錢了。在越來越挑剔的觀眾們的“吐槽”下,單靠流量賺票房的大片最后都難以為繼。比如,一成不變重復自己的IP電影《終結者》,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最終真的死掉了。
????最終,甭管多大的IP多大的噱頭,還是要靠內容為王。大IP的忠實影迷們,還是樂見自己鐘愛的超級英雄們每次出場都有新意的。以《蜘蛛俠:平行宇宙》為例,大IP電影的“帽子”沒變,但內核和形式都在變化。首先是索尼哥倫比亞的風格獨到,不同于迪斯尼漫威的真人版局限,漫畫技法巧妙融入到同框的2D動畫和3D動畫中,動靜相宜、毫無違和,奇妙的視覺效果讓人目不暇接、身臨其境。電影引爆了動畫視效顛覆性革命的同時,更開創了打破次元壁的敘事手段。時空逆轉,平行敘事不是新鮮事,但把不同宇宙、不同畫風、不同性格的各版本同一角色會聚到一起,并肩戰斗,絕對是動畫史上的第一次。這是經典IP不斷深化開發的積累,更是腦洞大開的瘋狂創舉。影片口碑爆棚,豆瓣評分9.0分,創下了超級英雄大IP電影的最優得分。
????中國式IP:處境尷尬 盲目跟風
#p#分頁標題#e#????相比好萊塢電影來說,中國內地電影市場雖然有豐富的IP儲備量,IP電影的數據也相當可觀,但始終沒有類似《指環王》《哈利波特》等系列的IP電影;更沒有“電影+衍生品+娛樂地產”的完整IP生態圈。有的只是盲目跟風,缺少大的產業規劃。
????去年年底過世的金庸先生算得上最具影響力的IP作家,其武俠小說堪稱經典,也算得上是武俠電影的“金字IP”。但其作品的IP開發過程中,金庸曾表示,對改編影視劇絕大多數是不滿意的:“我的小說并不很好,打個七十分吧,但是經過電影、電視編導先生們的改動以后,多數只能打三四十分,他們刪減我的小說可以,但是不要自作聰明,增加一些故事情節進去,結果不和諧、露馬腳……”而金庸小說版權的多次銷售,使得其衍生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單就金庸小說的影視改編權而言,問題就不少:有按照市場價銷售的,也有象征性收了點版權費的,有的甚至被分銷給幾家,為此引發不少官司。
????與看起來有點糟心的金庸先生相比,因《鬼吹燈》“盜墓”系列小說風靡一時的天下霸唱,稱得上春風得意。由他作品改編的《尋龍訣》《河神》都被看作叫好又叫座的影視劇。天下霸唱自己卻曾經吐槽IP這個概念“在國內這兩年都沒人有臉提了”,中國剛有IP的概念才幾年,自己作品的競爭力跟它帶來的產值,完全沒法跟好萊塢《復仇者聯盟》《星球大戰》那些標桿級的IP相提并論。
????事實上,中國最熱的IP有一個,就是“孫悟空”。西游題材儼然已經成為國內電影市場上的一個“超級IP”,從1927年上海影戲公司出品的《西游記·盤絲洞》到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1964年)到《大話西游》(1994年),直到近年來的《西游:降魔篇》(2013年)、《西游記之大鬧天宮》(2014年)、《西游記之大圣歸來》(2015年)、《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2016年)、《西游2:伏妖篇》(2017年)都取得了超過10億元的票房。但并不是每一部西游題材的電影就一定會被觀眾接受,大IP的王道最終還要取決于優質的故事載體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
????總之,在好萊塢算是有點過氣了的IP電影市場,在中國卻一直呈現升溫趨勢,為電影市場的發展開辟了一條充滿生機的陽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