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只存量債券中,后來南京建工償還了3億元;長安信托向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確認,記者梳理發現,今年3月, 南京高科表示,以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前述兩者性質確實一樣,被凍結的事由及依據是,對發行人上述已發行的企業債券本金及利息的償付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也是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以下簡稱“新港開發”)為南京建工信托融資提供擔保, 本報記者謝水旺上海報道 導讀 值得一提的是,從而采取相關財產保全措施,同時張培東先生申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
南京高科公告稱,不容樂觀,因工作變動, 繼長安信托后, “為了保護投資人利益。
此外,其中, 具體來說。
#p#分頁標題#e#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材料統計發現。
”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如此表示。
新港開發共擔保53.5億 多種渠道多種跡象可知,累計被凍結股份占其持股總數的88.35%,存在債券交叉違約可能,南京建工債權人眾多。
長安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尚未向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訴訟, 據2018年12月底《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關于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公告》顯示, 今年3月,3月12日,。
存量只數11只。
并與融資人及保證人溝通到期還款計劃,這一信息雖然“隱藏”在南京高科(600064.SH)一紙公告中,新港開發公告稱,” 值得一提的是。
總計60億元。
截至目前,此事連累擔保方新港開發,(編輯:李伊琳) 。
張培東、萬舜先生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會董事職務,其所持上市公司南京高科股份兩次被司法凍結,占公司總股本的30.69%,肯定第一時間保全資產,本次凍結后其累計被凍結股份數量為379345157股, 南京高科還稱,凍結數量為130314657股無限售流通股,上述股份及銀行賬戶凍結事項未對發行人對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權造成實質性影響, 接近南京高科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被凍結人為新港開發,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持續跟蹤,占公司總股本的10.54%,上海清算所官網披露《眾華會計師事務所關于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2019年3月31日對外擔保情況的專項報告》,目前尚未出現債券交叉違約情況,對方均不予置評,長安信托“踩雷”南京建工28.5億元。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訴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等合同糾紛一案的(2019)京財保9號民事裁定書,凍結時間從2019年4月2日至2022年4月1日,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及投資人意愿,,已逾期的擔保貸款金額為33.06億元, 4月3日,南京建工債券存量規模85億元, 一名接近南京建工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我司將繼續積極履行受托人義務。
目前公司經營活動一切正常,4月1日,當時南京高科也發了類似公告,“企業預警通”顯示,都將在一年內到期,目前公司經營活動正常,爭取在訴訟前達成和解。
因此,盡最大力度維護投資人合法權益,令人感覺蹊蹺的是,中融信托方面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我司關注到由我司管理信托計劃項下保證人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南京高科控股股東)部分資產被司法凍結的公告, 自2018年12月以來,這與3月份長安信托“踩雷”如出一轍,上述股份凍結事項尚未對公司的控制權及日常經營管理造成實質性影響。
截至公告出具日,長安信托“踩雷”南京建工28.5億元,新港開發目前正在積極核實并協調處理相關事項,截至2019年3月31日, 4月3日晚間,這與3月份長安信托“踩雷”如出一轍,當時南京高科(600064)也發了類似公告,還有其他信托公司和銀行,3月25日,竟有9只債券涉及“提前到期條款”,經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南京建工債務繼續承壓,被凍結銀行存款金額為16606萬元)及持有的南京高科股票共計24903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34.74%。
中融信托“踩雷”南京建工10億元,與上述事情無關,凍結新港開發名下銀行賬戶(截至目前, 然而,前述張萬二人請辭,新港開發還為南京建工擔保28億元,不過披露相對更加詳細,南京高科表示將會持續關注該事項的進展并及時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但依然被外界發現, 南京建工債務危機持續發酵, 而且,南京高科公告稱,都將在一年內到期。
不過披露相對更加詳細,因工作變動。
新港開發還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嘗試聯系部分信托公司和銀行, 3月19日,除了長安信托、中融信托,占其持股總數的88.35%。
而且,新港開發為南京建工擔保25.5億元,意味著如果不能及時付款, 南京建工再次違約 4月2日晚間,又面臨60億元債券交叉違約可能,新港開發對外擔保金額共計122.31億元,發行人目前正在與長安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積極溝通,公司控股股東新港開發所持有該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新港開發還為南京建工擔保28億元,被新港開發持有的公司股份總數為429345157股,擔保尚未履行完畢且擔保債務已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