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龍舌壩綜合農貿市場
“買菜實在是太方便了,出門走五分鐘就到了。”12月19日,家住巴城龍興佳苑小區的楊女士說,龍舌壩綜合農貿市場的修建給附近居民帶來很多便利。
過去,回風龍舌壩、龍湖中學、西華山片區一直沒有農貿市場,居民買菜都要走上好幾公里。10月21日,隨著巴中龍舌壩綜合農貿市場試營業,徹底解決了該片區居民買菜難、賣菜難的問題。
走進市場,通道寬敞整潔、配套齊全。按鮮活、冷凍、干濕、生熟、批零、儲存、中轉等功能分為15個區域,共設置約300個攤位,約100個專供農貿市場使用的門市,500-2000平方米自由貿易區。
家住今日田園小區的李翠群在農貿市場內經營著一家干雜店,前兩天才開張。“農貿市場建起來了,不但環境好,交通也方便,干脆就開店經營起了干雜店。”
巴中市龍舌壩綜合農產品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經理付傳平介紹,龍舌壩綜合農貿市場是一個星級綜合批零兼營的標準化農貿市場,市場分兩期運營:其中一期運營約10000平方米,二期運營約10000平方米,將輻射周邊百姓十萬人左右。
同時,為了讓老百姓購買到放心安全的農副產品,市場還設立了快速檢測室,對每天入市的各類蔬菜、禽蛋肉類進行檢測。并配備保安及清潔人員,負責保障和維持農貿市場內的秩序及環境衛生,旨在為市民營造一個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標準化的建設、人性化的設計、規范化的管理,讓農貿市場告別過去臟亂差的形象,讓市民“菜籃子”拎得更舒心放心。此外,市場內還設置了農產品自由交易區,共50多個攤位,周邊農戶可以在該區域銷售自家的果蔬。
今年以來,我市盯緊民生、關注焦點,扎實推進民生項目建設,在農貿市場建設工程方面,全市新建或改造提升農貿市場53個(新建18個,改造35個),已完成52個市場建設和改造任務。新建龍舌壩、興隆、陳家壩、福申、齊美匯等農貿市場17個,改造提升玉井、集洲、白衣、沙溪等農貿市場35個。恩陽區城區農貿市場已完成市場選址、土地征收、場地平整,正在進行主體建設。完成全市農貿市場logo標識設計和推廣應用,應用率達到90%以上。(實習生 楊佳)
原標題:農貿市場建到家門口市民買菜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