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技術創新中心,最高獲千萬元支持
威海新聞網1月3日訊(記者 張玉婷)昨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出臺《關于促進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全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市科技部門將大力促進科技服務業發展,加快全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對認定為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的,市財政部門將給予1000萬元支持。
據市科技局副局長王軍偉介紹,《實施意見》提出,我市要從明確科技服務業發展重點領域、強化科技服務業發展支撐、加快科技服務業集聚發展、落實創新優惠政策等方面,推動我市科技服務業的發展。
以科技服務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來說,《實施意見》提出我市要布局研究開發、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金融、檢驗檢測認證、科技資訊、科學技術普及、綜合科技服務等9個重點領域。在創業孵化服務方面,目前全市省級以上各類孵化機構為56家,到2022年,預計達到80家以上。《實施意見》提出支持科技服務機構創新服務模式,推進“互聯網+科技服務”融合發展,加快威海市科技創新服務云平臺建設。此外,對于科技服務業集聚發展,《實施意見》提出要建設科技服務業示范區,以高區為核心,全面融入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建設科技服務業聚集區,形成1處綜合服務中心+9處專業分中心的發展格局,并加快推動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建設,使之成為“千里海岸線,一條創新鏈”的龍頭平臺,同時建設科技服務業特色基地。
《意見》提出,既支持現有各類技術創新平臺提質升級,又重點引導區市、高校院所建設工業技術研究院這類重大公共創新平臺。“《意見》提出建設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威海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專業研究所(中心)—雙創平臺四級平臺體系。”王軍偉介紹,要集全市之力建設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威海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引導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一批組建模式多樣、運行機制市場化、管理制度現代化、產學研緊密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同時,加快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目前我市已有碳纖維和高端醫療器械2個技術創新中心進入省級行列,并爭創國家級。
科技創新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市財政局副局長于軍介紹,市財政部門將全面落實創新優惠政策。在推進技術研發和轉移機構建設方面,對列入市級試點技術創新中心的,企業牽頭組建的給予200萬元資金補助,高校院所等公益性單位牽頭組建的給予300萬元資金補助;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的,市級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