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藝人危機公關能打幾分?
可能不及格
前天,陳立農工作室官宣代言之時,粉絲就開始了對工作室和品牌的討伐。到昨天下午更是借此事細數了工作室多宗罪名。昨天晚上11點,陳立農工作室官博緊急發布聲明稱已與品牌方提出解約,并書面送達終止合同的解約函。并強調即日起品牌方不得再使用任何陳立農的肖像進行宣傳代言。
值得注意的是,聲明中指出工作室已提出解約,并不代表正式解約,但工作室就要求品牌方不得再使用陳立農的肖像,之后品牌方的回應也說明雙方并未正式解約。事實上,這是契約精神不足的體現。
公關從業人士大雯就認為,單方面毀約,無論多大或者多小的合作,都有違契約精神,對一個藝人的形象來說,都是一種打擊。“這樣的表現很勢利,團隊對大的品牌不敢說不,但是對微商代言這種小合作就能輕易毀約。” 這樣的態度很可能導致以后的大品牌望而卻步。
昨天粉絲抵制新代言,今天工作室就送達解約函,不得不表揚工作室對于粉絲意見之重視以及執行力之高。
今年大批新人出道瓜分追星族,粉絲花錢追星成為常態,在這個粉絲經濟時代幾乎人人都稱粉絲為王。無論是品牌、平臺還是經紀公司,就連藝人本身到如今都特別重視粉絲的力量,再加上媒體報道的烘托,粉絲群體幾乎要被供奉起來,而粉絲自己常常也樂于以“衣食父母”自居。
但粉絲經濟不等同于粉絲經紀,不意味著經紀團隊在商務層面也要遵循粉絲的要求。粉絲視角往往很局限和片面,只能說具備一部分參考價值,如果藝人團隊過于重視粉絲意見,反而容易缺乏長遠考慮。
“陳立農團隊是希望獲得粉絲的諒解,發聲明的出發點也是表達對粉絲意見的尊重,但是處理手法不妥。”大雯說。粉絲知道消息的時候,說明合作就已經產生了。品牌方在app開屏、熱搜等渠道的宣傳物料可能已經準備就緒,不可能粉絲一鬧就終止合作。
在這兩天的鬧劇中,藝人團隊保持短暫的冷處理,不作任何回應,先與品牌溝通,正式解約后再發聲明或許是更好的處理方式。盡管在這期間粉絲會認為工作室不作為,甚至加大火力炮轟工作室,但最終結果更有可能讓藝人團隊、粉絲和品牌三方各自安生,而不至于出現現在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狀況:粉絲因害怕之前對品牌的謾罵成為品牌傷害自家偶像的利器而紛紛主動刪評論、刪微博。品牌則繼續樂此不疲地與粉絲、輿論做斗爭,用此事為自己增加熱度。
從整體操作上來看,這個危機公關的過程中,陳立農團隊略顯慌張,多做多錯。除了粉絲施加的壓力之外,品牌的騷操作可能也是工作室慌不擇路的重要因素。
“我們會繼續努力,把品牌做好。三年四年做不成國際大牌不代表以后也做不成。我們至少可以做成國內品牌前三名,這是我們的目標。”代言官宣當天,面對粉絲的炮轟,微商品牌的老板以直播的形式證明自己不是三無品牌,并帶領一眾員工向陳立農粉絲鞠躬道歉,該視頻在微博上得到迅速傳播。但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廣告語?
從昨晚11點工作室發聲明到現在,品牌老板就發布了10條微博,包括要求陳立農團隊繼續履行合約以及反擊粉絲,賭氣式地表示不同意解約。此前在粉絲質疑其為三無品牌的時候還把以前合作過的藝人翻出來,原有的微商品牌粉絲則紛紛跑來安慰老板。這也是此事熱度遲遲下不去的原因之一。
為什么代言微商容易引起不滿?
其實微商牌品牌并不都是三無品牌,比如此次微商老板就用視頻的方式利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證明自家品牌并非三無。但微商在過去一系列的負面新聞和不入流的宣傳營銷方式使大眾對其產生了low的刻板印象。因此,代言微商品牌對于藝人來說,一直都是雷區,對于粉絲和吃瓜群眾來說也一直是low和圈錢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