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終盤點的時候了,今天梅小花整理了2018年十大公關事件,D&G涉嫌辱華事件、藍標"辭退門"事件、鴻茅藥酒事件等紛紛上榜。
還有哪些事件上榜了?營銷人趕快看看吧!
01
D&G "被盜號"式危機公關
11月21日晚,著名的奢侈品品牌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以下簡稱D&G)本計劃在上海舉辦時尚秀"The Great Show"。然而從當天下午開始,活動相關嘉賓李冰冰、王俊凱、章迪麗熱巴、陳坤等卻紛紛宣布退出,微博上也出現了抵制D&G的聲音,無奈之下,D&G宣布活動取消。
事情的原由還要從D&G的一則名為《起筷吃飯》的廣告片說起,短片最爭議的地方在于,片中的亞裔模特奇怪的筷子使用姿勢及旁白文案,網友紛紛質疑其存在歧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嫌疑,很快微博炸開了鍋。
有網友跑到Instagram質問DG設計師Stefano Gabbana,Stefano Gabbana似乎并不理會。在對話中,他稱呼中國為"Country of (shit) ""無知骯臟惡臭匪幫"。
隨著爭議的擴散,Dolce & Gabbana官方微博刪掉了相關視頻。Dolce & Gabbana官方給出的解釋是:D&G的官號和創始人的Instagram賬號"被盜"了。Stefano Gabbana隨后也在Instagram"否認三連":那不是我,跟我沒關系,我的賬號被盜。緊接著他表示:"自己喜歡中國、喜歡中國文化,對發生的事情感到抱歉。"
不過,D&G "被盜號"式危機公關并沒有贏得中國網友的信任。次日上午,D&G設計師ins再次發文回應,他認為自己沒有歧視,言語間似乎并沒有歉意,D&G又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如果DG有種族歧視,就不會話費精力關注中國和日本,不會讓中國模特出現在DG的秀里!DG的商店有中國的顧客,公司有中國的員工,身邊有很多中國人,就像身邊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一樣!不同的人們,不同的文化!我是一個阿爾巴尼亞人并感到自豪,我和他們一起工作,并沒有感到歧視!我為你們只能從中看到歧視,而感到遺憾。
11月23日,DG終于發文道歉了,用中文說對不起。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道歉來的是不是晚了些?你怎么看待?
02
14家五星級酒店衛生亂象
11月14日晚間,微博大V@花總丟了金箍棒 通過一段時長11分49秒的視頻,曝光其近年入住的14家五星級酒店的衛生問題。其中包括服務員用同一塊浴巾擦杯具、馬桶,使用客戶用過的方巾擦拭水杯等。
讓人意外的是,麗思卡爾頓、喜來登、華爾道夫、王府半島、寶格麗、文華東方、頤和安縵等頂級酒店也紛紛在列。
事情曝光后,很快引發輿論嘩然。那么問題來了,面對如此覆蓋面之廣涉事的酒店,到底將會如何進行危機公關呢?
據著名自媒體人@萬能的大叔統計,在14家被曝光的酒店中,竟有10余家在回復時,第一時間把"鍋"推給了公關部;還有3家聲明的文案高度雷同,可以說幾乎一模一樣,套路滿滿,缺乏誠意。
03
馬蜂窩被桶了?!
10月20日,一篇名為《估值175億的旅游獨角獸,是一座僵尸和水軍構成的鬼城?》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來源自媒體帳號"小聲比比",內容上直指馬蜂窩2100萬條用戶評論中有1800萬條是從攜程、藝龍等競品網站搬運的,占馬蜂窩總點評數的85%。
除此以外,該微信號通過對這些點評類賬號的分析,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熱衷于工作日和工作時間寫評論,下班后和周末反而消失了,點評量斷崖式下跌。
這不禁讓人猜測:馬蜂窩難道真的雇傭了一大批職業水軍?一向以真實可靠內容自居的馬蜂窩也會數據造假?一時間輿論紛紛。
輿論攻擊下,馬蜂窩也進行了回應。
1、點評內容在馬蜂窩整體數據量中僅占比2.91%,涉嫌虛假點評的帳號數量在整體用戶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馬蜂窩已對這部分帳號進行清理。2、自媒體文章所述的馬蜂窩用戶數量,與事實和第三方機構數據都嚴重不符3、馬蜂窩還表示,針對自媒體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和已被查證的有組織攻擊行為,將采取法律段維護自身權益。
不少網友表示,馬蜂窩的公關回應就是典型的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04
阿里員工被爆住"自如"甲醛房去世
8月底,一篇文章《阿里P7員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在朋友圈熱議,一時間自如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文章大致意思:阿里P7員工租住自如房后,因甲醛超標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隨后去世。家屬向法院申訴后,賠償事宜沒有得到解決。同樣的,自如甲醛房致死致病案例并不止這一個。
甲醛,這個詞和租房網站聯系,無疑是一記重擊,對于企業業務發展是極其不利的。此次事件的爆出,自如也是十分重視,兩次發表聲明,此外鏈家董事長左暉和自如總經理熊林兩位高管,也都在朋友圈表示:"所有的責任,我們都會承擔!"
不過,自如聲明的發布,似乎并沒有平息大眾的怒火。
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不少租客申請免費空氣質量檢測,但發現僅限于6月1日以后的租客,而且如果檢測合格費用自理,不合格自如才會承擔。
05
"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遇害"事件
今年滴滴發生了兩次惡性乘客遇害事件,引起了公眾關于滴滴順風車產品設計、法律、道德、廣告宣傳方式等全方位的質疑,滴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危機公關的考研。
5月10日,一名空姐在鄭州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8月24日,僅僅時隔4個月,滴滴順風車再次出現的惡性案件,一名浙江溫州樂清的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從互聯網公開的相關信息顯示,事發前遇害人好友曾向滴滴求助,當時的滴滴不僅無為,而且還推諉敷衍。
在風口浪尖的滴滴公關也暴露出眾多問題,其中最讓人詬病的是滴滴一則"懸賞百萬"的申明,懸賞一百萬,卻依舊對大家最關心的平臺審核機制避而不談。滴滴公司的這條微博被網友批為作秀行為,很快滴滴對此進行了刪除處理。
最終8月26日,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與柳青發表道歉信: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滴滴無限期下線順風車業務。
06
今日頭條、騰訊疑似互斥"黑公關"
6月25日上午,騰訊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近期公司遭遇了持續、密集、非常規的惡意攻擊,存在明顯的"黑公關"操控跡象。騰訊表示,已就近期掌握的線索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依法打擊黑公關。
騰訊這次動用法律武器整治黑公關,也并不是空穴來風。早在6月20日,騰訊公關張軍發微博曝光了一篇疑似黑公關的稿件,并控訴了這種黑公關行為,最后還意味深長的說"猜猜這又是誰干的"。暗指今日頭條所為~
同樣是6月25日,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的公司)也發布聲明,稱其遭遇大規模、有組織黑公關,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
據此,今日頭條還公開了幾張關于聊天記錄和轉賬記錄截圖,其中一張截圖顯示,轉賬人員疑似來自騰訊視頻。
兩家公司同一時間互斥對方黑公關,表面上是打擊黑公關,但其實更像是"頭騰大戰"的延續。不止頭騰,回顧過往,作為競爭利器的"公關戰"也反復被各大公司應用。公關本身沒有對錯,但刻意抹黑對方,發布不實言論的"黑公關"確實是行業毒瘤。
最后,對于今日頭條和騰訊的黑公關之爭,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支持誰呢?
07
鴻茅藥酒事件
4月中旬,"鴻茅藥酒"事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多次登上微博熱搜?
事情起源來源于一篇點擊量不到3000的吐槽文章,廣東省醫生譚秦東發表了一篇質疑鴻茅藥酒功效的文章《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一個月后被酒企業所在地內蒙古涼城的警方對譚秦東進行了跨省抓捕。
因為一篇點擊量不到3000被抓,網友們順便對其"背后的能量"展開了大量的討論。
其實事件一開始,鴻茅藥酒公司本可以與譚秦東取得聯系,爭取讓其刪掉或修改文章并向鴻茅藥酒道歉,也通過法律手段向譚秦東致律師函,申請民事訴訟。
然而鴻茅藥酒卻選擇一種"秀肌肉"的方式讓警察跨省抓捕譚秦東,其目的恐怕是"殺一儆百"。
08
藍標"辭退門"事件
3月15日,朋友圈被一篇名為《藍色光標,所謂亞洲最大公關公司,如此坑害老員工,良心真的不會痛嗎?》刷屏,該文章作者(公眾號"有點自我")聲稱自己作為藍標員工,被HR和領導威脅勸退,無法獲得員工離職的補償權益。很快,事件引起熱議。
當天晚上6時許,當事人刪文致歉,藍標疑似"公關"成功,緊接著藍標發布聲明,不過聲明內容卻被疑似暗諷當事人。
3月22日晚,事件當事人再發聲明《我刪了文章發了聲明,卻換來了藍色光標對我的詆毀和無償開除》,致使已經平息的事件波瀾再起,很快藍標不甘示弱再發《后續聲明》。
至此,藍標的兩則聲明也被多方詬病,不少網友評論道,"聲明毫無溫度可言"、"表現了大公司的傲慢,卻沒有上市公司的大氣"。
09
"星巴克咖啡致癌"謠言刷屏
3月30日,星巴克迎來了一場躺槍的"危機公關"。原因是一篇名為《震驚!星巴克最大丑聞曝光!我們喝進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刷屏文章,為增加"星巴克致癌"的可信度,文章還引用了美國一家法院的判決,要求星巴克必須要在所售咖啡的外包裝上標準"有毒"提醒。很快,整個輿論沸騰了,網上陸續出現"據說星巴克致癌"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短短兩天的時間內,星巴克公關就巧妙得將此危機化解,成功打了一場漂亮的自衛反擊戰。
首先,舉報造謠的微信賬號,邀請權威帳號丁香醫生進行了辟謠;其次,積極回應媒體,針對刷屏文章提到的"法院判決",附上了全美咖啡行業協會相關公告的圖,顯然也順水推舟地給公眾做了一次咖啡到底健康不健康的常識的普及。
除了順勢而為,顯然這次星巴克的危機公關離不開往日品牌美譽的經營,于是,大家很快就原諒了星巴克!是不是?!
10
萬豪酒店事件
1月9日上午,微博網友@仲舉掃地發布了一組圖片,在萬豪酒店發布的一份問卷調查中,選擇"國家"的列表里,竟赫然出現香港、澳門、臺灣以及西藏的選項。很快,這家在華擁有124家酒店的萬豪集團被推向風口浪尖。
當天下午,萬豪公關呼應稱只是"系統錯誤",然而網友并不買賬,隨后網友扒出,萬豪集團旗下"萬豪禮賞"推特賬號還給藏獨賬號"西藏之友"的一篇貼文點贊。至此,萬豪徹底陷入信任危機。
終于輿論的譴責之下,萬豪結束了不痛不癢的"擠牙膏"式道歉。萬豪國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蘇安勵12日凌晨發表致歉信。
據悉,由產品或者公司行為引發的,涉及政府政策、政府輿論導向、公眾安全、極端宗教勢力、分裂主義政策性內容的負面信息,都被視為最高級別的危機公關,觸及紅線。然而如此危機之下,萬豪的公關卻不痛不癢,最終也給酒店名譽帶來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