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18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波,國家統計局甘肅調查總隊黨組書記、總隊長杜克成,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賈永安向社會各界介紹2018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為全面宣傳2018年全省經濟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更好地引導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今天我們高興地邀請到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波先生,國家統計局甘肅調查總隊黨組書記、總隊長杜克成先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賈永安先生向社會各界介紹2018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中央駐甘、香港駐甘、省市40多家媒體的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的到來。
首先,請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波先生介紹2018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
陳波: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全力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深入落實“三重”“三一”工作方案為總抓手,以打好“三大攻堅戰”和構建十大生態產業體系為著力重點,以扎實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動為保障,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持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省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產總值8246.1億元,比上年增長6.3%,增速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實現了6%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21.3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794.7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4530.1億元,增長8.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17∶33.89∶54.94。
一、農業生產穩步發展,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全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56.4億元,比上年增長4.6%。
全年全省糧食總產量1151.4萬噸,比上年增長4.1%,連續8年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蔬菜產量增長6.6%,中藥材產量增長9.7%,棉花產量增長10.1%。
全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下降0.1%。糧經飼結構調整為70.1∶28.1∶1.8,經濟作物、飼料作物播種面積比重分別比上年上升0.5和0.2個百分點。
全年全省肉類總產量102.2萬噸,比上年增長3.1%。豬存欄下降1.1%,出欄增長1.3%;牛存欄增長3.8%,出欄增長1.8%;羊存欄增長2.5%,出欄增長3.4%;家禽存欄增長1.5%,出欄下降1.6%。
二、工業生產增速回升,企業效益運行良好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6%,增速比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其中,中央企業增長2.5%,增速提高2.1個百分點;省屬企業增長8.6%,增速提高8.0個百分點;省以下地方企業增長6.1%,增速提高17.7個百分點。
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3%。實現利潤總額288.1億元,增長31.2%。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85.8元,同比降低0.2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3.6%,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資產利潤率2.6%,提高0.6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64.5%,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三、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明顯收窄,民間投資增速提高
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3.9%,降幅比上年收窄36.4個百分點。其中,項目投資下降10.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8.2%。
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8.8%;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0.8%,其中工業投資下降10.9%;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6%。
全年全省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4.0%,增速比上年提高46.6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3.2%,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
四、市場銷售運行平穩,對外貿易快速增長
#p#分頁標題#e#全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4%,增速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6.6%。全省批發業銷售額增長18.5%,零售業銷售額增長10.5%,住宿業營業額增長11.3%,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1.6%。
全年全省進出口總額394.7億元,比上年增長21.0%。其中,出口145.9億元,增長26.4%;進口248.8億元,增長18.1%。
五、財政收支增速提升,金融存貸款穩步增長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0.8億元,比上年增長8.3%,增速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610.4億元,增長13.6%;非稅收入260.4億元,下降2.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773.8億元,增長14.2%,增速提高9.2個百分點。其中,教育、社保等十類民生支出增長14.4%;扶貧支出318.6億元,增長102.5%。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8678.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1%;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9371.7億元,增長9.4%。
六、交通運輸總體穩定,工業用電量較快增長
全年全省鐵路客運量547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5%;客運周轉量401.3億人公里,增長8.0%。鐵路貨運量6086.8萬噸,增長0.6%;貨運周轉量1490.9億噸公里,增長7.2%。
全年全省公路客運量3.7億人次,比上年下降3.8%;客運周轉量233.3億人公里,下降5.8%。公路貨運量6.4億噸,增長6.9%;貨運周轉量1119.0億噸公里,增長6.7%。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1289.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0.7%,增速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量988.6億千瓦時,增長11.2%,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
七、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勢平穩
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其中,食品煙酒類上漲0.9%,衣著類上漲1.1%,居住類上漲3.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8%,交通和通信類上漲1.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5%,醫療保健類上漲8.0%,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0.8%。12月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環比上漲0.3%。
全年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9.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9.8%。1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3%,環比下降5.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3.2%,環比下降4.0%。
八、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農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
全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57元,比上年增長7.9%,增速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分別增長8.0%、9.5%、6.3%和7.8%。
全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4元,比上年增長9.0%,增速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分別增長11.4%、7.5%、48.6%和6.3%。
九、新動能加快培育,十大生態產業發展良好
初步測算,全年全省十大類生態產業增加值1511.3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18.3%;比上年增長6.7%,比生產總值增速高0.4個百分點。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量比上年增長21.4%。全省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02億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060億元,分別增長26%和30%。快遞業務量8911.6萬件,增長23.7%,增速比上年加快5.0個百分點。
十、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城鎮化率持續提高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637.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5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2‰。城鎮常住人口1257.71萬人;城鎮化率為47.69%,比上年末提高1.3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全省經濟較好的扭轉了2017年主要指標下滑的局面,實現企穩向好。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影響經濟發展的短板和困難仍然較多,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還需進一步穩固。新的一年,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牢牢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五個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八字方針”,聚焦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強產業、增動能、促開放、挖潛力、優環境、保民生,以“四干”精神落實好各項發展任務,全力促進經濟穩增長轉動能,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謝謝!
主持人:
#p#分頁標題#e#感謝陳波先生的介紹。下面,進行記者提問,按照慣例,提問前請通報所在媒體名稱。
記者:唐省長在今天上午的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我省經濟走出了低谷,實現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長。請問陳局長,您是如何評價2018年我省經濟運行情況,它有哪些特點?
陳波:謝謝你的提問。
2018年,我省經濟運行走出低谷,呈現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取得的成績實屬不易。經濟運行主要特點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要指標“提速進位”
2017年我省主要指標總量在全國的位次靠后,增速位次墊底。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中央部署,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效應持續顯現,主要指標增速明顯回升,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擺脫了在全國墊底的狀況。一是生產總值總量突破8000億,增長6.3%,增速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3位,位次前移7位。二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17年的下降1.7%回升至2018年的增長4.6%,實現由負轉正,增速提高6.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4位,位次前移7位。三是固定資產投資降幅自8月份以來持續收窄,全年比上年收窄36.4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24位,位次前移7位。生產總值等主要指標較好地完成了預期目標。
二、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更加穩固
一是就業形勢穩。全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13萬人,共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522.3萬人,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城鎮登記失業率2.78%,低于全省4%的控制目標。二是居民消費價格穩。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在3%的預期目標之內,各月累計漲幅在2.0%—2.4%之間。三是農業生產穩。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6%。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又獲豐收;主要經濟作物生產良好;畜牧業發展平穩。四是市場銷售穩。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4%,年內各月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五是金融運行穩。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比上年末增長5.1%,增速提高3.6個百分點;各項貸款余額增長9.4%,增速回落1.8個百分點。
三、經濟運行質效提升
一是優化改善營商環境成效顯現。全省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4.0%,連續7個月正增長,比上年提高46.6個百分點,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7.9個百分點。非公經濟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8.3%。二是企業利潤快速增長。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88.1億元,增長31.2%,增速居全國第4位;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三是財政收入質量提升。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上年增長8.3%,增速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3.6%,非稅收入下降2.3%。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70.1%,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四是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7.9%,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1位,位次前移3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0%,增速提高0.7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3位,位次前移12位;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3.40,比上年縮小0.04個百分點。
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完成情況較好。去產能方面,關閉退出煤礦28處、產能538萬噸,提前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的煤炭去產能任務。去庫存方面,11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成品庫存周轉天數同比減少1.7天。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高于房屋竣工面積增速13.6個百分點。去杠桿方面,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下降1.9個百分點。降成本方面,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降低0.2元,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銷售、管理和財務三項費用同比降低0.3元。補短板方面,全年農業投資增長18.8%,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65.7%,增速分別快于全部投資22.7和69.6個百分點。財政扶貧支出318.6億元,增長102.5%。
#p#分頁標題#e#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94%,比上年提高0.81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21.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9.7%。城鎮化率持續提高,比上年末提高1.3個百分點。
五、經濟活力不斷增強
一是市場主體活力得到激發。新增市場主體25.66萬戶,其中私營企業6.48萬戶,個體工商戶16.95萬戶。二是十大生態產業發展良好。2018年,全省大力培育發展十大生態產業,在一系列發展規劃、專項行動計劃和系列配套政策的推動下,全年十大類生態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7%,增速比生產總值高0.4個百分點,占生產總值的18.3%。三是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21.0%,增速比上年提高44.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26.4%,進口增長18.1%。四是旅游業快速增長。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和實現旅游綜合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26%和30%。五是快遞業加快發展。快遞業務量比上年增長23.7%,增速加快5.0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2018年,全省上下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經受住了多年少有復雜形勢的嚴峻考驗,經濟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新的一年,我們要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積極應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堅定發展信心,強化責任擔當,上下同心、迎難而上、苦干實干,貫徹落實好黨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鞏固好全省經濟發展來之不易的良好勢頭,奮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謝謝!
記者:杜總隊長,請您介紹一下2108年全省城鄉居民收支與生活狀況的特點及增收原因?謝謝。
杜克成:謝謝你的提問。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廣大干部群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面建成小康 社會戰略目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高度重視居民增收工作,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等因素推動下,全省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升。
一、城鄉居民收入及消費的主要特點
(一)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和全省GDP增速。2018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9957.0元,同比增長7.9%,農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804.1元,同比增長9.0%,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1、0.2個百分點;高于甘肅GDP增速(6.3%)1.6、2.7 個百分點,實現了“讓更多人享受改革開放發展成果”的要求。
(二)城鄉居民收入結構不斷優化,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養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提高、扶貧攻堅力度的不斷加大等多重政策推動 下,2018年全省城鄉居民收入結構不斷優化。從收入來源看,城鎮居民經營性凈收入比重比2017年提高0.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經營性凈收入比重比 2017年下降0.6個百分點,財產性凈收入比2017年提高0.6個百分點,收入來源呈現多樣化特點。從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比較看,2018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1.1個百分點。
(三)消費同步增長,生活消費逐漸由生存 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2018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606.0元,同比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064.6元,同比增長 12.9%,城鄉居民支出增速分別高于全國2.6、2.2個百分點。隨著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省居民家庭更多享受多元化、社會化服務。其中,城鎮居民用于居住、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的支出分別為5060.8元、2440.3元、2207.4元,同比分別增長32.2%、4.2%、26.8%;農村居民家庭用于居住、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的支出分別為1725.8元、1201.9元、1132.6元,同比分別增長10.5%、20.9%、27.2%,這 表明全省城鄉居民在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就醫保健意識,加大教育娛樂投資等方面由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
(四)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加快,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2018年,全省城鎮常住、農村常住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數量分別為30輛、20.9輛,同比增長11.6%、49.1%;擁有空調數量分別為13.8臺、1.9臺,同比增長9.0%、110%;擁有移動電話數量分別為246.1臺、300.8臺,同比增長2.5%、12%,擁有熱水器的數量分別為82.6臺、35.3臺,同比增長6.2%、33.7%。從中可以看出,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水電設施逐步完善、移動終端升級加快,消費水平持續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
二、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
#p#分頁標題#e#(一)就業務工形勢較好,工資性收入較快增長。2018年,全省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分別為19930.1元、2534.7元,同比增長8.0%、11.4%。一是全年就業人數增加,企業最低工資標準指導線上調,機關事業單位艱邊津貼提標兌現,績效考核獎標準提高。二是各級采取集中培訓、進村入社、 包村包點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大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不斷提升,據調查資料顯示,2018年本地非農務工人員月平均工資為2935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三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以及本地區公路鐵路、棚戶區改造、基礎項目建設等重點工程以及特色產業在收購、倉儲、加工、包裝等用工需求量增加,促進本地務工人數增多。
(二)旅游及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經營凈收入平穩增長。2018年,甘肅城鄉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分別為2333.8元、3823.7元,同比分別增長9.5%、7.5%。一是旅游收入持續走高。2018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數、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6%左右,促進城鎮居民住宿和餐飲業收入同比增長近1.5倍。二是糧食生產實現豐收,部分畜牧 產品量價均有所提高。2018年全省糧食總產、畝產分別增加4.1%、4.2%,農業收入增長3.4%;全省牛存欄、出欄、價格分別增長3.8%、1.8%、5.0%;羊存欄、出欄、價格分別增長2.5%、3.4%、10.0%,實現牧業收入增長8.6%。三是非農經營為農村居民增收效果明顯。2018年全省累計建成省、市、縣“美麗鄉村”3700多個。值得一提的是,農村居民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它服務收入分別增長50.6%、36.4%、65.2%,有效促進了農村居民增收。四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8年全省糧、經、飼結構比為70.1∶28.1∶1.8,經濟作物、飼料作物播種面積比重分別上升0.5%、0.2%,種植業效益進一步提升。
(三)政策扶持有力,財產凈收入多元化增長。2018年,甘肅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為2527.5元、211.5元,同比增長6.3%,48.6%。一是 城鎮居民紅利收入達117.8元,同比增長110.1%。二是隨著精準扶貧力度加大,“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使農村居民人均集體分配的紅利收入增 長3倍以上。三是全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333萬畝,流轉率27.2%,收入同比增長101.7%。四是貧困縣“三變”改革效果初顯。截至11月底,全省貧困縣落實到戶產業扶持資金80多億元,用于發展產業的補助資金36億多元,用于入股配股的資金47億多元,使近70多萬戶貧困戶受益,政策紅利不斷顯現。
(四)民生投入加大,轉移凈收入較快增長。2018年,全省城鄉居民人均轉移 凈收入分別為5165.6元、2234.1元,同比分別增長7.8%,6.3%。一是全省養老、醫保、低保等補貼政策相繼提高標準,惠及不同居民群體,政策性促增實現全覆蓋。二是農村低保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提高。三是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提高。從2018年起,全省城鄉居民參保患者住院和門診慢特病費用按現行基本醫保政策報銷后,個人自負合規醫療費用超過部分納入大病保險。
謝謝!
主持人:
由于時間關系,下面請記者朋友提最后一個問題。
記者:從剛才通報數據看,2018年全省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請問賈主任,在這一過程中,甘肅都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下一步還將如何鞏固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謝謝。
賈永安:謝謝你的提問。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發展 第一要務不動搖,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緊密對接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定期分析研判全省經濟形勢,及時果斷采取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全年目標任務完成,全省經濟運行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p#分頁標題#e#一是凝心聚力抓落實。省 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經濟工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銜接項目、招商引資、爭取央企生產指標,省級領導帶頭包抓重大項目、聯系重點企業,督促省屬企業扛責任、扛任務、扛指標,以上率下帶動各地各部門全面落實“三重”“三一”工作部署,凝聚合力抓工業、促投資、穩增長,可以說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是緊盯項目抓投資。編制并盯住落實年度省市重點投資項目、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前期項目三個清單,采取按月調度、按季考核,重大項目建設進度明顯加快,隴南成縣機場、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等一批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重大項目建成投運。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61.7億元,較上年增加6.5億元,建設了一批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項目。我們堅持開前門、走正道,出臺出讓國有資源資產和資產證券化工作實施方案,著力破解重大項目資本金籌措難題。2018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降幅較上年收窄36.4個百分點,在全國的排名前移7位:民間投資自去年5月以來保持正增長,全年增速較上年提高46.6個百分點。
三是突出重點抓工業。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一企一策”措施,協調解決重點企業困難問題,幫扶促進企業復產穩產增產,引導企業深挖潛能擴大生產。制定出臺力度大、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一攬子電價改革措施辦法,去年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近50億元,這是支持重點行業企業發展的“真金白銀”。組織召開座談會聽取民營企業意見建議,宣傳解讀投融資體制改革等政策,政企互動更加頻繁,民營企業發展活力不斷激發,各方面的反響都比較好。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在一產、三產保持平穩增長的基礎上,第二產業中的工業回升有力地支撐了全省經濟回穩向好的發展局面。
四是聚焦綠色興產業。制定印發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的決定、規劃、總體方案和專項行動計劃,建立總投資8200億元的項目庫,目標規模2000億元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首期100億元母基金和4支子基金已注冊投運,中核甘肅核技術產業園、蘭州紅古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等重大帶動性項目加快實施,全省十大生態產業發展開局良好。
可以說,在工業持續向好、投資穩步回升和十大生態產業加快發展的共同作用下,我省扭轉了2017年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下滑的局面,在2018年全國經濟增速逐季放緩的情況下,全省經濟實現逆勢回暖、向好發展,生產總值增速由2017年的3.6%回升到2018年的6.3%,這樣一份成績單,更加堅定了全省上下奮起直追、趕超進位的信心和干勁。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認真落實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任務,聚焦重點、精準發力,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經濟發展良好勢頭,力促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穩定增長。一是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用足用好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農產品收購貸款、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到戶產業扶持資金,加快推進產業扶貧工程;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基本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三年建設任務,“十三五”規劃搬遷的5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入住;全面啟動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扎實推進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等扶貧新模式,實現85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一鼓作氣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決定 性勝利。二是扭住十大生態產業持續發力,堅持綠色崛起與工業強省相結合,按照“今年大發力、明年大見效”的總體部署,以重大帶動性項目為抓手,充分發揮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的引導作用,瞄準市場需求,放大比較優勢,打造產業集群,做出甘肅品牌,分板塊推動十大生態產業大踏步發展。三是精準施策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緊盯國家、擴大國內需求、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等政策措施,開工建設蘭州至張掖三四線鐵路中川機場至武威段、酒泉至額濟納鐵路酒泉至東風段、西寧至成都鐵路甘肅段和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等重大項目,更好地發揮投資對經濟穩定增長的支撐帶動作 用。四是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全面落實好促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58條措施,完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積極降低企業用地、用電、人工和物流等經營成本。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入落實“最多跑一次”“全程網上辦”“電子稅務局”“不來即享”等利企便民政策,引導民營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堅定不移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謝謝!
主持人: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三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