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周過去了!2019 年的第一個月眼看就要結束了。本周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呢?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大公司動態
因特爾股價跌8%,又跟中國有關?
本周四,老牌芯片制造公司因特爾股價暴跌 8%,讓華爾街的投資人們大失所望。對于此次股價大跌,因特爾表示是與中國市場不景氣有關,甚至未來隨著中國市場的惡化變得更糟。
根據因特爾2018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顯示,公司2018年的利潤遠低于預期,并預計2019年的第一季度利潤也不會有所好轉。因特爾的大客戶之一蘋果公司,因為 iPhone 銷售不佳,預計在未來可能會減少供應商的供應額度。
屋漏偏逢連夜雨。因特爾股價大跌之際,新 CEO 人選仍未能敲定。去年六月,因特爾原 CEO Brian Krzanich 因被發現與下屬有不正當關系,違反公司規定而被迫辭職。如今,龐大的因特爾公司將在未來何去何從?答案目前還無從知曉。
蘋果無人車項目 “Titan” 裁員200人
本周,蘋果宣布無人車研發項目組 “Project?Titan”?裁員 200 人。隨后,蘋果的發言人表示這 200 人中有些人會調去其他組,而不是被完全解雇。
自 2014 年起,蘋果無人車研發組秘密成立。自那時起,無人車組就經歷了多次裁員和高管洗牌。目前,蘋果員工中有5000多人涉及到無人車研發項目。2018 年8月,蘋果從特斯拉無人車研發組挖來兩名高管。但似乎,這一舉措從目前來看并沒能阻擋住公司的裁員計劃。 (圖自路透社,版權屬于原作者)
本周早些時候,特斯拉 CEO 馬斯克宣布解雇 3000 名員工,其中就有在無人車項目供職的員工。不知道硅谷的無人車解雇大潮是不是剛剛開始?
亞馬遜上,連“病房”都能賣了?
你沒看錯,無所不包的亞馬遜最近要賣“病房”了!
據 CNBC 報道,總部位于紐約的一家名為 EIR Healthcare 的公司現在以每平方英尺 814 美元的價格在亞馬遜網站上銷售一款稱為 “MedModular” 的醫院病房。從外面看長下面這樣: 從里面看長這樣: 該公司稱,這種病房比傳統建筑更實惠,而且設計還可定制,但可以保證所有客房均配有浴室和床。
但是,這些房間價格并不便宜,每個單位售價為 285,000 美元。要知道,全美獨棟房屋的平均價格約為 30 多萬美元,這移動病房幾乎快趕上房屋均價了... (亞馬遜官網已經開賣)
那么,到底誰會買呢?該公司認為,像對模擬實驗室或緊急護理設施等設備有興趣的顧客,軍隊等都是潛在客戶。
大家覺得這是否可行?國內有類似產品嗎?
用 AI 修圖的 Adobe,能把圖像復原得堪比手工修圖?
這年頭發個朋友圈,修圖調光、順手再美個顏磨個皮,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不過說起來,在修圖這件事上,AI 要是認真起來,還真能媲美我們人類的修圖功夫。
近期,Arxiv上發布了一篇叫《Foreground-aware Image Inpainting(前景感知圖像修復)》的論文,第一作者是羅徹斯特大學計算機系的學生,完成這項研究時正在 Adobe 實習。論文里介紹的 AI 圖像修復新方法非常擅長修復缺了一塊的圖片。與現有方法相比,前景感知圖像修復的修復還原度有明顯提升。
下面這組對比圖里,最左一列為缺失圖片,最右一列為原始圖片,右邊數起第二列為前景感知圖像修復的圖片,其余為與目前機器修圖方法作對比。 (截圖自原論文:https://arxiv.org/pdf/1901.05945.pdf)
怎么樣,與其他方法比較起他來,這種修復方法是不是看起來更真實呢?看來隨著 AI 發展,我們人類需要向 AI 學習修圖了...
創業公司
Jyve:幫商店對接臨時工,日前融資 3500 萬美元
總部位于舊金山的創業公司 Jyve 本周宣布走出隱身模式,且已融資 3500 萬美元,這使其總融資額達到 5000 萬美元。
Jyve 旨在幫助臨時工和雇主更快地找到彼此。Jyve 將那些尋求短期工作的人們與需要額外人手(比如超市收銀員、零售服務人員、快遞等)的公司聯系起來。目前,Jyve 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自網站上線的三年以來,商店、超市、零售店等通過 Jyve 雇傭的臨時工薪水加起來已經超過 4 億美元、解決了 36.5萬個工作缺口。
此外,Jyve 還透露前 Target 公司副總裁 Anu Gupta,及摩根士丹利高級投資銀行家 Ralph Leung 將加入 Jyve 團隊,分別擔任首席運營官、首席財務官。
蓋洛普(Gallup)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約有 5700 萬人 —— 占該國勞動人口的 29% —— 主要的工作是時間安排更加靈活的、以任務為單位的工作,也就是英文里的 “gig”,而不是朝九晚五的固定時間固定工作。據預測,2020 年時這個數字將達到 40%。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工作的時間、地點、方式越來越靈活,勢必也會對就業市場帶來一系列的影響。
行業趨勢
10 大趨勢重塑未來汽車及出行
CB Insights 本周發布報告,關于將會重塑未來汽車及出行的10大趨勢。這些趨勢包括:
1.科技將與司機一起操作汽車,而不是替代他們;
2.傳感器正在成為關鍵。它們不僅監控車外環境,車內的攝像儀也搜集司機與乘坐者的數據;
3.出行將不僅限于汽車,而是延展到更多模式,例如個人電動車,乃至飛行的出租車;
4.車輛與一切(V2X)的互聯技術正在興起;
5.汽車數據將創造新的收入流,并使城市變得更加智能;
6.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汽車的“電動化” 成為關注點;
7. 模塊化設計將在移動性的未來發揮重要作用,汽車由不同的模塊組成,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目的,更換模塊; (奔馳Vision URBANETIC 概念車 圖片來源:CB Insights)
8. 語音交互正成為汽車制造商努力研發的技術。例如奔馳推出了Vision URBANETIC,一款既完全自動又全電動的概念車。車輛的車身位于底盤上方,可以更換。最多可載12人或運輸550磅的貨物;
9. 自動駕駛用于運送貨物越來越受到關注;
10. 汽車成為數字化平臺,而非僅是交通工具。
全球領袖在達沃斯號召監管科技行業
本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舉辦, 日本,南非,中國和德國領導人周三發布了一系列呼吁,號召全球監管科技行業。這表明,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加強對以美國為領導的科技行業的監管。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日本今年將利用其 20 國集團主席的力量推動建立一個新的國際體系,以監督數據的使用方式。數據治理將成為 20 國集團集團領導人 2019 年 6 月在大阪召開年度峰會時的重要議題。 (圖片來源:Arnd Wiegmann/Reuters)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演講中,呼吁歐洲建立一個“共同的數字市場”。她認為,對于數據使用的監管不僅是必須的,且對于科技行業本身的發展也是有利的。因為,有了有效的監管,來自過度擔憂技術變革步伐的人們的阻力也將減少。
VC 動態
Globality 獲 Vision Fund 1億美元融資
本周,孫正義旗下的千億愿景基金 Vision Fund 又有新動作:號稱全球首家幫助中小企業匹配大企業供應商資源的 B2B 商業服務平臺 Globality ,獲得了愿景基金 1 億美元的融資。
Globality 是硅谷一家 AI 創業公司。據官方介紹,Globality 服務于全球 70 多個國家的 1000 多家中小型企業,希望幫助作為供應商的中小企業,匹配大企業資源。將大企業的采購流程從數月縮短至數小時,甚至能為公司節省 20% 或更多的成本。
它具體是怎么做的呢?據了解,Globality 通過機器學習處理小服務商的申請,在篩選數千家服務提供商之后,Globality 最終決定 3 至 5 家。通過機器學習,讓這一過程縮短至僅需要2天,這相比于傳統的 2 個月時間縮短了不少。
SoftBank 執行合伙人 Jeffrey Housenbold 表示,對于企業而言,采購仍然是一個繁瑣的手工流程。Globality 開發專有的 AI 配對功能,能正面解決低效問題,對雙方都有利。
到底 Vision Fund 是不是亂“撒錢”?其背后投資邏輯是什么?密探之前在這篇文章里分析過。
你認為本周還有哪些熱點科技新聞?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硅谷密探。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