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31日周四凌晨3:00,美聯儲將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之后公布利率決議,市場預期這一央行此次將按兵不動。但對于本次貨幣政策會議,市場的關注焦點已經有所改變——從會加息還是降息轉變成為會加快、放緩還是停下縮表進程。
上周五,《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曾報道,美聯儲官員即將就是否讓所持的國債投資組合規模比啟動縮表前所預期的更大,是否比此前預期的時間更早結束縮表等問題做出決策。在1月會議上,縮表的計劃可能是核心議題。
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領銜“屈服于市場”之后,投資者普遍認為,美聯儲很有可能在周四會后宣布結束縮表,暫停量化緊縮的腳步。不過,彭博社策略師Vincent Cignarella卻警告稱,美聯儲言論與市場看法之間的差異,或許會在決議過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再次顯現出來。
盡管鮑威爾此前也曾表示“若縮表是市場動蕩的一大主因,我們將毫不猶豫地做出改變”,但在美聯儲心中,聯邦基金基準利率仍是美聯儲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而非資產負債表。因此這位策略師認為,若美聯儲堅持上述信條,希望看到這一央行限制縮表的投資者可能會非常失望。
無獨有偶,美國銀行同樣在周二隔夜的研報中預計,美聯儲本次將傳遞出耐心的信息,但該投行仍對“美聯儲是否會如市場預期一樣溫和”存疑。美銀還稱,鮑威爾應該不會在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任何有關資產負債表的正式聲明,以免令部分投資者失望。
不過,美銀認為,鮑威爾至少會重申其之前的言論,即愿意視經濟和正常化進程的具體狀況對縮表作出調整。此外,他還有可能提出調整資產負債表正常化路徑的技術原因。騎虎難下的鮑威爾必須要做的是,根據內部討論的進展,來決定在資產負債表框架上向外界提供多少額外的細節。
那么,市場該如何調整自己的預期呢?
美銀指出,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于,美聯儲是否選擇接受“充足儲備”制度。這意味著,相對于金融危機前的“稀缺儲備”制度,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將變得相對較大。
美銀認為,基于FOMC近來的會議紀要,美聯儲官員已經開始傾向于“充足儲備”,鮑威爾更有可能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證實這一傾向。不過,委員會仍在審議關鍵的資產負債表細節,意圖在未來的會議上提供更多指導。
市場現在已經向美聯儲發出預期信號,認為美聯儲需要維持相對充裕的儲備體系。但就如今來看,美聯儲的儲備規模約為1萬億美元,縮表或許將在2020年左右迎來終結。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可能對以下兩點感到尤為失望:
停止縮表的條件與門檻:兩個條件分別是美國經濟狀況的惡化、貨幣或更廣泛的金融市場的緊縮,但上述條件的門檻目前具有不確定性。
更長期的資產負債表構成:美聯儲已經表明更傾向于主要由美國國債組成的投資組合,但對于具體的構成方式,央行目前提供的指導有限。
美銀預計,美聯儲將尋求將其國債投資組合的期限縮短至與未償國債的現有或危機前水平一致。
還有一處關鍵細節在于,美聯儲最終將如何度過縮表的過渡期。具體來看,市場想要了解的是,美聯儲是打算降低每月縮表的規模,還是突然宣布停下縮表的腳步。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問題在FOMC近期公開的2013年會議文本中十分突出。文本顯示,包括當時的美聯儲理事鮑威爾在內的多位官員對繼續推行債券購買計劃均持謹慎態度。鮑威爾當時似乎認為,美聯儲可以在不擾亂市場的方式下,傳達縮減購買的計劃。
美銀則看到,這一問題很有可能取決于美聯儲是否愿意盡早停止縮表以及是否愿意因“對市場過分寬松”而接受潛在的政治批評。
若美聯儲計劃逐步降低其縮表規模,這一央行很有可能考慮采用降低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月贖回額度上限的做法,或是干脆停止削減國債資產組合規模,同時允許MBS繼續贖回。
美銀認為,考慮到銀行體系中儲備規模的“適當”水平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美聯儲最終可能會傾向于這種逐步縮減的方法。
目前,美聯儲似乎已經悄悄開展了這樣的行動。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曾提到,1月以來,美聯儲縮表的速度似乎已經有所放慢。
美聯儲此前發布的縮表進程計劃是,每月削減“至多”300億美元的國債資產、“至多”200億美元的MBS資產,即合計500億美元的資產。
#p#分頁標題#e#2017年以來,美聯儲國債資產一端以被動縮表(停止到期再投資)的形式進行,今年1月的到期量顯著低于往期。1月僅有133億美元的國債到期,包括一只TIPS債券。
MBS的縮表速度始終低于目標,而且,1月以來縮表速度還有明顯放緩。截至1月23日,本月美聯儲的MBS資產僅縮減了不到83億美元,遠低于200億的上限。
盡管美聯儲仍有可能在1月的最后一周顯著削減資產,但1月到期國債規模偏少,意味著本月縮表的規模仍將低于往期。
(責任編輯:婁在霞 HN151)